【鏡大咖】是蔥薑蒜也沒關係 游安順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游安順第一次拍電影是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演的戲分是男主角,但等了38年後,才以《一家子兒咕咕叫》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游安順第一次拍電影是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演的戲分是男主角,但等了38年後,才以《一家子兒咕咕叫》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游安順的人生充滿了各種戲劇性的起伏,
像是頭一次演電影就當上男主角,
但等了38年後才入圍金馬獎。
這中間的時間他也沒閒下來過,
熱播的八點檔《一家團圓》看得到他、
掀起話題的《做工的人》也看得到,
就像個變形蟲似的,
可以隨時把自己放進各種題材、游刃有餘。

鍍金不加價 游安順

1967年11月5日生,1985年演出電影《童年往事》進入演藝圈,曾以《阿不拉的三個女人》拿下第52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配角獎, 《大吉》拿下第55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盲人阿清》拿下第55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一家子兒咕咕叫》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其實游安順才剛剛結束一口氣拍3部戲的挑戰,分別是《一家團圓》、以及電影版《做工的人》,還有40年代為背景的《牛車來去》,他是怎麼分身有術的呀?「八點檔是演員消化台詞、自己講台語,不過也有一定的模式,就是速度要快。拿到劇本之後,也很快的消化成為自己的語言跟角色,所以對我來說,倒也不是太困難的事情。」
在許多作品扮演不可或缺的配角,游安順知道自己的定位就像是蔥薑蒜,煮菜少了一味就不對。

切換角色 就像轉個調頻

不太困難的理由在於,他已經維持好幾年同時在2、3部戲同時開拍的模式,游安順形容這就像是聽收音機一樣,只要轉個頻道就得了,「跟那個調頻一樣,現在是105.7,現在是92.1,多少也調頻一下,讓自己的腦部裡面稍微變化一下。」當然可以到處拍戲,是跟製作單位有共識在先,他有新戲就要去接,所以編劇也會留個伏筆讓他隨時可以回來,「我有時候『不小心』就會回來,拍一下《一家團圓》,然後再去拍電影版《做工的人》,然後再回來拍《牛車來去》。所以可能某一天,當中角色的變換是實實在在更動中。」這種隨時切換、轉頻道的工作模式,讓他在前年的金鐘獎同時包辦迷你影集最佳男主角跟男配角獎。
能夠同時兼顧不同類型的片約,游安順說這就像是調頻收音機一樣,轉一個頻道就是另外一齣戲。
談到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一家子兒咕咕叫》,游安順說其實中年人有很多話想要說,「這其實很妙,出道這麼多年還可以演一個主角的戲不容易,中年人的題材在台灣不多見。我擔心的是,台灣拍的影視戲劇類的題材,比較不會著重於中年,因為可能拍的是有票房的,但年輕不一定有票房,就是說,比較會著重在少女、少男情懷,訴求於中年人的戲路比較少,希望以後可以多點題材講中年人的事情。」
《一家子兒咕咕叫 》故事圍繞著賽鴿,想當然爾游安順要跟鴿子演戲、對戲,到底這是什麼感覺?「我覺得跟鴿子演戲比較舒服一點,鴿子較容易受到驚嚇,有時候滿妙,牠也是聽得懂人的情緒,我情緒比較高漲一點的時候,鴿子會覺得有點怕怕的。」至於會不會擔心鴿子隨時會大便?他妙答:「欸,不要大在頭上就好啦!」
「我以前有養鴿子的經驗,所以這方面還不算太難。」游安順說把鴿子抓在手中餵藥,在銀幕上看起來好像要替鴿子捏把冷汗,其實知道正確方法就不會傷到動物,「那時候在鄉下養,就是養了好玩。後來到台北的時候,因為是養在自家大廈的頂樓,也沒有特別想說是為了賽鴿,只是一種排解,把對故鄉的思念帶過來。」
游安順在《一家子兒咕咕叫》飾演中年失意的賽鴿訓練師,養了一輩子賽鴿,人生也被困在籠子裡,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台北双喜電影提供)

接八點檔 領薪水像拉霸

不管是拿了獎、還是累積這麼久的資歷,游安順都說拍戲沒漲價,「漲價要下雨啦,下雨才會水漲船高,所以要等雨天。」這個冷笑話好像在調侃自己,也像是在調侃環境,「比方說,你要拍學生劇展,不可能給他拿了費用是要拿比別人高,他們就不能做下去了嘛!產業是大家彼此要互相的體諒,也必須互相的認同。我們在做這件事是對的時候,我願意去付出,大家才有進步、共榮的一個方式。」
「中年人其實有很多話想說,希望以後可以多點講中年男人題材的戲。」演了這麼久的戲,游安順的願望反而點出了台灣影視創作的某些盲點。
「像我們這種沒有經紀人的,因為有時候要找你演戲,可能要透過別人、在臉書看看你的聯絡方法,自行接洽,諸如此類事情當然都有很多。我說,我就是蔥薑蒜,沒有關係。」游安順一方面像是安於現狀、把形形色色配角的戲分詮釋到完美,但一方面也不斷找各種可能,「很多八點檔的演員在那個環境裡面出不來的,為什麼?因為他們在裡面很安逸了。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且不論表演會不會進步,你就不會再督促自己有更多的可能性。八點檔一口氣拍到2、300集,演員只要領薪水,就跟玩拉霸一樣,對我來說有時候是不一樣。」
當然游安順曾做過開店副業,也曾把生意收起來,「因為演員拍戲很不滿足,所以我做副業、順順的開店。開店原因主要是因為不能再等戲啦,我覺得我是不喜歡、不刻意去追求,可是不能耗在那裡。以前演《童年往事》當男主角,怎麼今天淪落到這個地步?我想後來一定會有憂鬱症。所以我就開店,填補這個空缺,在每天開店的生活中,認識新的人、接觸新的事物,我的人生有這些新的歷練,這也是在做表演,人生自我意志的一種修行。」開店的生活教他學會了放軟,「本來是直的腰桿,客人來到我店裡,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所以我照顧你、伺候你是應該的。」
掀起話題的電視劇《做工的人》,游安順飾演昌哥,平日總是做著發財夢,但路見不平也會挺身而出。(大慕影藝提供)

通通免費 開店很快回本

這些話聽起來很正經,但實際開店的過程烏龍百出,游安順開的是酒吧,但地點靠近上班族商圈,想說中午不如趁機賣商業午餐,多少賺一筆。偏偏酒吧的廚房什麼烹調器材都沒有,只有一台微波爐,客人吃了反過來勸他,微波食品在這裡沒有競爭力。游安順一聽覺得有道理,就決定對全部客人說:「今天通通免費,以後中午就沒有營業了。」
你以為游安順打錯算盤了嗎?不,就是因為沒跟中午的客人收錢,大家反而下班後跑來光顧,想知道這間酒吧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最後生意還不錯,所以很快就回本。」
所有人生際遇累積起來,都成了演戲的養分,游安順身體力行了這個道理。

場邊側記

游安順的開店生活其實有很多遭遇,頗值得改編成戲劇,像是他開過日本料理餐廳,還曾親手做菜給馬英九吃,「那時候就很多議員、很多名嘴,吃完了門就關起來聊天,聊些什麼事情。」至於是什麼事情,真的就無可奉告了。

造型:李詩文/化妝、髮型:Abby Liu@彪製/服裝提供:Paul Smith、Brunello Cucinelli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