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時光機4】打開神祕川端町派出所 不可思議現代主義建築美學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川端町派出所原為二層樓現代主義風格建築,國民政府接收後以磨石外觀增建為三層樓。
川端町派出所原為二層樓現代主義風格建築,國民政府接收後以磨石外觀增建為三層樓。
在台北一連串老屋修復的日式建築中,位於廈門街的「川端藝會所(廈川玖肆)」顯得十分神祕特別。建築外觀濃厚的現代主義,展現當時的新潮前衛,即便現在看來,仍別具風格。
「川端藝會所(廈川玖肆)」建築前身為1936年日治時期完工的警察署轄下川端町派出所,戰後曾作為國民政府來台後的派出所,十多年前,派出所遷移別處,整棟建築物空置下來,暫時封存了台灣近代兩個歷史時期的痕跡。
川端町為日治時期的行政區之一,鄰近新店溪畔、螢橋一帶,當時該區域多為日人的休閒場域,有料亭、茶館、藝妓館等等,沿河邊甚至有兼具馬場娛樂的河濱公園。而川端町派出所的所在位置,正是當時該區的核心地帶。
目前的主理人曾士綱形容,當時一見到這棟近百年的荒蕪老屋,發現上頭載有西化現代主義風格建築美學,便毅然決然著手規劃修復,並秉持盡可能保持原有建築結構進行修復。無法複製的古老磁磚,他和夥伴嘗試上百次外牆老磁磚的模仿燒製,再三調和土釉比例,只為呈現最真實的原貌。
所謂「當時的現代主義風格」在建築細節中呈現,如看似簡約的外牆,開窗的型態有著幾何美學、水平飾帶等等,許多特徵都能和台灣多處同期建築相呼應。修復完成的川端藝會所,仍在進行內部規劃,但目前每月皆開放預約定時導覽活動,透過曾士綱和文史志工的講解,對照歷史照片或手繪地圖,認識川端町當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日本人在此的生活情景。
川端藝會所的後續經營方式正在規劃,但目前可預約導覽、認識建築歷史。
現在的二樓空間規劃出租給復古服飾店,別有一番風趣。
「川端藝會所(廈川玖肆)」的現代主義建築主體裡,還出現數個神祕的圓窗。
會所牆壁的磁磚是經過嘗試上百次燒製,找到最像老磁磚的方式修補而成的。
台大土木工系畢業的主理人曾士綱,為保留百年老磚,牆上的植物也不願剔除。

川端藝會所(廈川玖肆)

  •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廈門街94號
  • 電話: 02-2365-3319
  • 臉書搜尋:川端藝會所 kawabata
  • 備註:每週二有志工免費導覽,12月主理人導覽時間為12/16、12/30的早上10:30,費用200元/人。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