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柯文哲布局2024藍白合渺茫 藍組非綠陣營看衰民眾黨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九合一選舉落幕,原提出「非綠陣營」的朱立倫,隨著藍營大勝,黨內藍白合聲浪降低。
九合一選舉落幕,原提出「非綠陣營」的朱立倫,隨著藍營大勝,黨內藍白合聲浪降低。
九合一選舉落幕,藍白政局產生變化,本刊調查,選前國民黨主張藍白合的聲浪不斷,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勝選之夜也喊出要組「非綠陣營」下架民進黨,但選後因藍軍戰果豐碩,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合作的討論幾乎消聲匿跡,甚至認為依目前局勢,藍可靠一黨之力作戰,無須與白營合作。在雙方互信薄弱的情況下,民眾黨也不看好藍白合,內部已進入黨務重整階段,柯同時也著手啟動總統布局,將在卸任台北市長後正式投入競選。
民眾黨10日舉行第2屆黨主席選舉,從連署、投開票到公布選舉結果,都採線上進行,即便僅現任黨主席柯文哲1人競選,他在預錄的政見會仍豪氣地說,要讓民眾黨成為執政黨,再次彰顯他要挑戰2024總統大位的企圖心。

淪一人政黨 先整頓黨務

柯文哲連任黨魁,第一要務就是整頓黨務,但他也坦言,民眾黨就是一人政黨,間接透露自己已察覺選後的政局正在轉變。本刊調查,由於藍白選舉結果太過懸殊,選後國民黨內對於2024年與柯合作的聲音,幾乎消聲匿跡,藍白合的可能性已大幅降低。
以同額競選連任黨魁的柯文哲,坦言民眾黨就是1人黨,接下來須整頓黨務。(民眾黨提供)
一名藍營黨務主管直言:「柯的個人光環無法轉移,那掛民眾黨選有何用?」他說,民眾黨提名參選新竹市長的高虹安能當選,並非柯文哲的勝利,也非民眾黨的戰果,靠的是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的光環,「高受惠於藍白合,但完全是綠營全力攻擊激發藍營棄保,加上高與郭董的關係,她的當選與柯無關,柯P的政治能量被高估了。」
以選舉結果來看,民眾黨這次提名86名議員候選人,每人平均拿到5,310票,平均得票率5.76%,全國得票率相較藍綠各自有37.75%、33.28%,民眾黨也只有4%,更坐實外界批評的「4%黨」。
儘管柯文哲帶領的民眾黨拿下新竹市長寶座,但盤點縣市議員戰果則不如預期。
一名在藍白陣營都待過的資深幕僚指出,若藍白要談合作,依目前情況,那也要柯文哲必須主動遞出橄欖枝,而非國民黨,「政治是講求實力原則,但柯文哲自創黨以來,第1、太過迷信聲量;第2、陸戰實力不足;第3、沒有人才的培育,如今才會變成1人政黨,親民黨就是最好的借鏡。」
這名資深幕僚也指出,藍白合的可能性,在這次九合一選後大幅降低,柯已失去優勢及談判籌碼,隨著卸任台北市長,少了首長身分,聲勢恐會下滑,「若他要取得與藍營談判的優勢,唯一能做的就是獲得藍營執政縣市長的支持,接下來才有討論(合作)空間。」

高虹安涉貪 恐成未爆彈

一名民眾黨幕僚也說,柯過去3年以市政優先為由,常常「放生」黨務,卸任後與其陪著國民黨玩藍白合的遊戲,不如重新思考如何健全黨的人事及制度,尤其這次選舉,高虹安因助理費案遭控涉貪,無疑成為2024選舉的未爆彈,柯應主動啟動內部調查,並評估高若被起訴或判刑時該如何處置,若不先設下防火牆,「到時少了一個新竹市長就算了,柯一直標榜的清廉招牌也會跟著陪葬,那還要選什麼?」
柯文哲已為卸任市長後的2024總統大選展開布局,藍白合機率渺茫。
本刊掌握,柯文哲在九合一大選後,一方面著手布局盤點競選總統辦公室的人事,另也有意重新整頓民眾黨務,親柯人士透露,柯競選總統的基地確定選在北市南京東路上的台玻大樓三樓,近日裝潢已近完工,預計使用2間辦公室,待柯卸任市長後會正式啟用。
此次民眾黨提名86名議員候選人,最後僅當選14席。(翻攝黃珊珊臉書)
競辦團隊以北市府團隊為核心,據透露,柯近日與民間友人會面時曾表示,總統競辦將由他的高中同學、北捷董事長李文宗統籌,另包括發言人陳智菡、市長辦公室副主任戴于文、社會局長周榆修、市府顧問林有志、悠遊卡公司總經理邱昱凱等人都可望進駐。至於柯的長年心腹蔡壁如,日前因論文抄襲案請辭立委,柯仍在思考她的去處,可能入總統競辦、回黨部,或接黨團主任。

組非綠陣營 拉泛藍勢力

而民眾黨務部分,知情人士透露,10日改選主席及黨代表,柯順利連任後,日前思考黨祕書長職務時,一度有意找黃珊珊接任,但親黃人士透露,黃現階段無意參與民眾黨務,但「她絕對會幫柯打2024這一仗!」至於黃的下一步,黨內有人點名她投入北市港湖或中正萬華選立委,甚至可列名民眾黨的不分區立委,不過,她將先回法律事務所上班、持續保溫後再評估。
此次脫黨參選苗栗縣長當選的鍾東錦,回國民黨的機率大。
另一方面,藍營人士認為,現階段國民黨有自己的選戰節奏,例如黨主席朱立倫在勝選之夜拋出「非綠陣營」的說法,一方面是為與其他在野黨合作保留彈性,以利藍營2024年大選取得最佳戰略位置,另一更深層的意涵則是,黨中央並不排除讓此次脫黨參選的苗栗縣長當選人鍾東錦、金門縣長當選人陳福海等人重新回國民黨,「這些人這次沒有代表藍營參選,但都是泛藍勢力,也就是非綠的勢力。」
本刊調查,鍾東錦向法院提出確認黨籍存在訴訟,8日已在北檢首度開庭,知情人士告訴本刊,原先國民黨考紀會打算循司法途徑與鍾打官司到底,但黨高層對此則有所保留,認為不是沒有轉圜餘地,也有人建議鍾可透過「同舟計畫」辦理回黨,類似立委傅崐萁回黨的模式,尋求泛藍及最大在野勢力的整合。
柯文哲的總統競辦將由他的高中同學、北捷董事長李文宗統籌。
親朱人士則說,黨籍案一事目前沒有討論,但就選舉結果而言,未來藍白合作的前提,應是民眾黨要先提出白色力量的政黨價值及路線,而非談資源,「現階段藍營也有不少年輕世代,不斷提出本土的中間路線,若民眾黨沒辦法找到政黨核心價值,那麼國民黨其實自己作戰就行了。」
不過,該人士也說,目前談2024年大選是否藍白合還太早,藍營這次選舉雖看似占上風,但仍不可掉以輕心,「國民黨保留一絲的彈性,就是希望2024選舉能穩定勝選,不要有變數,這也是朱談非綠陣營的原因之一。」
親柯人士則不諱言,民眾黨原寄望趁九合一練兵,替2024大選打下陸戰基礎,但除了拿下一席市長,基層實力成長確實有限,尤其新竹市長一役更可看出,民眾黨很難單靠一己之力打贏單一選區選戰,柯的本命區台北市,議員雖拿下4席可組成黨團,但台北市長接班人黃珊珊僅拿到2成5選票,雖保住柯的基本盤,但也代表很難突破3成的天花板。

若淪為小藍 將嚇走選民

「被視為『小綠』的時代力量殷鑑不遠,若藍白合,只會加速民眾黨泡沫化!」該人士直言,柯在政壇能走到今天,靠的是主打討厭藍綠的招牌,並以至少2成的支持度試圖在藍綠之外扮演關鍵影響力,若未來走向藍白合,以政黨實力來說,很難不淪為「小藍」而失去政黨主體性;其次,若藍白合的目地只是為了正副總統、選區立委禮讓等權位的分配或交換,那更會嚇走一票挺柯的中間選民及年輕人,恐得不償失。
柯文哲卸任台北市長後,將成立總統競選辦公室,地點在台北市南京東路3段台玻大樓3樓。(翻攝Google Maps)
「當然合作的前提,還必須建立在雙方互信足夠的條件下。」藍營人士認為,目前藍白在總統或立委布局上,暫看不出有整合的空間,尤其這次九合一選舉藍營戰果豐碩,不只北台灣大獲全勝,連南台灣基本盤也有擴張趨勢,「現在連高雄、台南等艱困選區,都有一堆人躍躍欲試要選立委,如此一來,談禮讓或合作的空間就更低,只能端看到時候的政局如何變化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