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16日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全國黨代表大會,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黨主席賴清德率領立委參選人合體造勢,他高呼:「我們都是Team Taiwan,挺台灣!」並說:「我已在牛棚做好熱身,站在投手丘準備投球,我會穩穩地投出每一個球,確保球賽勝利。」賴除有自信贏得總統大選,也喊話帶領全黨力拚國會過半。
【全文】鄭麗君助攻推國家希望工程 賴清德衝民調天花板3隱憂

總統大選藍白紛擾之際,民調暫居第一的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準備拋出一系列國政願景。本刊掌握,賴的政見主軸擬以「國家希望工程」展開擘劃,由被黨內稱為「賴清德的林全」、前文化部長鄭麗君負責統籌,3路匯整黨智庫、民間智庫及企業界的建言。對於賴的民調停滯、始終無法突破4成天花板,綠營多名操盤幕僚直指應留意「灰犀牛效應」,並點出內部3大顯而易見的問題待解。
三大系統 收攏建言
相較於非綠陣營陷入整合紛擾,民調暫居第一的賴清德近期收攏他的國政願景,準備拋出大選政見。本刊掌握,賴營擬以「國家希望工程」為主軸,貫穿賴在經濟、能源、教育、社福等政見,盼帶給不同領域、不同族群、不同世代「有希望感」的願景,至於政見是否要以白皮書形式呈現尚未定案,負責替賴彙整各方建言的政策操盤手,正是與賴頗有交情的前文化部長鄭麗君,黨內更有人以「賴清德的林全」形容她的角色。

前行政院長林全是總統蔡英文從在野邁向執政「最信任的政策總舵手」。蔡當選總統前,林全曾參與她2012大選十年政綱起草,敗選後蔡辭去主席成立小英基金會,執行長便由林出任,還主持一系列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工作坊;2014年蔡回任主席,林又被找進黨智庫、新境界基金會擔任執行長,直到2016年蔡當選總統,由林全出任她的首任閣揆。
綠營高層表示,鄭麗君負責彙整的國政願景,主要由三大系統收攏政策建言,一是由台大學者陳東升擔任執行長的黨智庫、新境界基金會;二是由鄭擔任董事長的青平台基金會,旗下7個研究平台過去2年透過舉辦論壇、工作坊,已彙整出一份「永續民主治理綱領」;三則是來自賴清德副總統任內與企業界固定舉辦讀書會的政策建言。

本刊掌握,賴營近期邀了黨政高層及政策好手,密集在週一開會,地點則是青平台基金會,出席成員除鄭麗君、陳東升,還包括考試院祕書長劉建忻、行政院前政務委員黃致達、黨副祕書長楊懿珊、賴清德副總統辦公室核心幕僚及文稿幕僚等。其中,劉建忻曾是賴在台南市長任內的副祕書長,之後更任總統府副祕書長,成為小英的核心幕僚;黃致達則是賴在閣揆任內的院長辦公室主任,從林全至陳建仁內閣更一直在政院出任要職,對各部會運作及政策相當熟稔,近日才以個人因素請辭,2人因與賴有共事經驗,更能協助賴銜接英政府的政策主張,進一步擘劃政見。

民調停滯 柯緊追趕
知情人士透露,賴營在蔡政府的執政基礎上再擘劃國政,除要有延續性,又要有開創性,難度不低;有別於府院黨既有的政策決策會議,此會議屬任務導向,是輔助賴營盤點政策議題的溝通平台,包括協助政見與現行政策的銜接、政策論述的建議、掌握各部會政策步調,甚至是面對未來政策攻防的釋疑,例如政院拍板私校學雜費補助政策後,就曾在此會議討論後續政策論述及背景資料。

儘管賴民調暫居第一,多名綠營操盤幕僚觀察,賴經歷一波民調慶祝行情後,就略往下修正進入高原期,一直停滯在35%左右,近期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因藍營分裂出現「超侯趕賴」之勢,就算與柯仍有5到10個百分點勝差,能撐多久不被趕上?賴營內部會議雖絕口不提國會「三黨不過半」,但即便總統勝選,能帶多少小雞達成國會過半目標?成為綠營不敢說的祕密。
「最近黨內人士碰面聊到賴的選情,擔心的事都一樣!」多名有操盤經驗的綠營幕僚不約而同指出,賴在內部團隊整合、媒體空戰節奏、地方陸戰整合已出現三大隱憂,一名資深綠營幕僚更以「灰犀牛效應」形容現在的內部氣氛,即顯而易見且高機率發生,卻被視而不見的既存威脅。
迷信陸戰 空戰落後
內部團隊整合上,一名黨政高層說,賴營大小會議常徒具形式,淪為黨內大咖「各言爾志」,形式上派系要角都納入決策圈,實務上許多事情常不知如何形成決策,例如提名策略小組的決策方式就令不少派系代表有意見,認為前幾波鬧出爭議的立委提名人選,根本未在小組充分討論就定案,有派系要角甚至以「潘許體制」形容賴的競選總幹事潘孟安與黨祕書長許立明,認為不能只是小圈圈決策。
其次,黨內抱怨賴的授權分工不明確,許多事務常不知道總負責人是誰,「賴習慣單線領導,連演講文稿都喜歡比稿,當沒人被明確授權負責,各方被諮詢的幕僚就只能被動協助。」






「賴的打法看起來過度迷信陸戰。」多名曾參與選戰的綠營幕僚直言,賴這幾個月重心都放在各地信賴之友會、後援會,顯然相信「每雙握到的手才是真實支持度」,但別說原就落後柯的網路社群,就連傳統媒體的議題設定也弱,一名政論節目製作人甚至私下直言,「你們賴清德都沒議題,我們要怎麼談?」綠營不少幕僚、民代更以「三個老南男」直指賴出身台南市長,許立明、潘孟安也長期在高雄、屏東,「他們不熟悉台北政壇空戰節奏,用地方經營媒體那套來打全國大選,難怪一直沒起色。」對於媒體報導選聞,賴也不只一次在內部震怒,揚言要查洩密者,更讓熟悉媒體操作的幕僚及線上記者傻眼。
地方整合也讓綠營憂心。以7月2日「新動力後援會暨獅友後援會成立大會」為例,該活動由綠色友誼連線的台灣新動力智庫召集,該系統立委何志偉與賴同台,但何的初選對手王世堅卻未受邀出席。無獨有偶,嘉義市立委王美惠初選也面臨綠色友誼議員黃露慧挑戰,王勝出後,黃不只缺席嘉義市信賴之友會成立大會,地方盛傳她有意另組後援會別苗頭。黨內擔心若放任各選區初選裂痕延續,對立委選局不是好事。
柯挖牆角 已成隱憂
對此,賴營要角說,各縣市籌設信賴台灣之友會都不只有一股勢力盼能主導,幾經協調才產生會長;若其他人想另外成立後援會,競辦也都尊重、歡迎,選舉要凝聚最大力量須因地制宜,例如東京就有三個後援會系統,「當然希望多一點人參與、爭取多一點場次」。
此外,黨內人士說,賴在學倫、黑金、性平高舉道德大旗,雖穩住政黨支持度,但無形中也切掉很多合作機會;尤其柯到處挖藍綠初選失利人馬入陣,已成賴陸戰的隱憂。

該人士說,例如柯6月赴北港朝天宮參拜,過去被認為親藍的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2019年曾公開挺蔡英文,但上個月蔡咏鍀卻親自接待柯,並稱「對台灣好的都支持」,另柯還與天主教關係深厚的「一太e衛浴」董事長洪團樟同台、出席英系前國策顧問黃承國的本陣台北木柵指南宮活動等。
多名綠營要角說,趁藍白整合大亂之際,賴應正視這些顯而易見的隱憂並儘快修正,才能突破支持度天花板,拉開與對手差距。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