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AI概念股狂奔 財報見真章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AI浪潮襲來,究竟哪些公司有實質獲利、哪些只是蹭熱潮,接下來的財報會說話。(翻攝AWS官網)
AI浪潮襲來,究竟哪些公司有實質獲利、哪些只是蹭熱潮,接下來的財報會說話。(翻攝AWS官網)
今年初的專欄曾提到人工智慧浪潮,當時認為,最確定能在這個產業鏈立即獲利的屬上游基礎設施,包括雲端服務平台和硬體製造商。

搭熱潮 類股漲翻天

雲端服務公司包括Google、Amazon與Microsoft等,而GPU設計公司則以Nvidia為主要供應商,當然,最重要的硬體供應商就是晶片製造公司台積電。這些公司應是現階段市場資金大量流入AI相關之後,最能立即受惠的業者。
幾個月過去,這些公司股價多半有相當不錯的漲幅,而AI周邊的硬體設備公司漲幅更為驚人,像台灣的伺服器組裝公司等。
然而近期一項數據引起討論,那就是ChatGPT的6月訪問流量,較上月下降9.7%、獨立訪客數量則少了5.7%,而這是該服務自2022年11月上線以來,首次出現的流量負增長。
這當然是警訊,但整體來說,可能不用過度擔心。流量下滑雖是事實,但相較消費者端的服務,ChatGPT更重視的是API接口,也就是面對企業用戶的服務,而這部分不會計入訪問流量。
也因此,我們或許可以說,部分消費者嘗鮮過後,便暫時離開這項服務,畢竟不是人人都會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上深度運用這些人工智慧服務,但企業端對人工智慧的需求可能不會因此停下。

無獲利 股價恐墜地

關於這中間的差異,會否給不同類型公司帶來影響,或許等到第二季財報陸續公布後就會更清楚。
包括最主要的GPU設計與伺服器模組公司Nvidia,能否兌現第一季給出的高度成長預期,對於下一個季度的看法又是如何?此外,認為第二季會是營收谷底的台積電,對於未來前景看法是否有所改變?最後,就是台灣的一些伺服器組裝公司,他們的毛利與獲利是否能跟上營收的成長幅度?
我認為在未來一、兩季財報中,能更清楚了解究竟什麼樣類型的公司,才能夠真正在AI浪潮中獲得最大利益。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那些跟著熱潮飛上天的公司,若無實質獲利,股價也可能隨著財報公布而墜落地面。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