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索賄案假釋犯掌權 街友關懷協會涉詐領補助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台中市街友關懷協會每天中午排滿領餐民眾,但真正的街友非常少。
台中市街友關懷協會每天中午排滿領餐民眾,但真正的街友非常少。
台中市街友關懷協會遭控詐領補助!本刊接獲投訴,指協會每天拿民間捐贈的物資送餐,但真正領到的街友不到10人,卻浮報為50人;實際收容3、4名街友,也浮報為10人,每年向衛福部及台中市政府詐領超過26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實際掌權的協會執行祕書,曾是台中市府官員,後來因索賄案遭判刑,沒想到假釋出獄後,竟轉進協會,把服務街友的機構變成了搖錢樹!
本月某日中午11點多,位於台中市大智路的「台中市街友關懷協會」門口大排長龍,站在遠處的協會前志工陳媽媽對記者說:「你看!這些來領餐的,哪個像街友?他們都是協會幹部的親友、鄰居,還有某間廟宇的信徒,過去還有一個醫師的媽媽,每天來領便當,真正需要救濟的街友其實非常少。」

濫發便當 依簽名領補助

記者靠近看,果然有不少歐巴桑衣著光鮮,這群領便當的人就像呼朋引伴的進香團,完全不像街友,記者跟著排隊,該協會的人員問都不問,就給了記者一個池上便當,打開一看,菜色還不錯。
本刊記者跟著人群排隊,協會人員問都不問,就給了一個池上便當。
陳媽媽說,她曾聽協會祕書長黃天時對專任社工說:「我們不要貪心,一天簽50個就好。」原來,協會每天中午發便當,衛福部會依簽名,每個便當補助80元。她透露,已有不少善心人士捐白米、菜肉給協會,用來煮飯贈餐,絕對足夠,甚至還有熱心商家直接捐便當,衛福部的補助等於是協會的直接收入。
以每天50個人頭計算,1天收入4,000元,1個月12萬元,1年就超過140萬元,陳媽媽氣憤地告訴本刊,協會擁有如此多的資源,卻很少用在真正弱勢的街友身上,她算過,每天來領餐的街友不超過10個人。
阿葆、廖姓男子明明是協會的管理員,卻簽名冒領物資。(讀者提供)
本刊調查,該協會在台中市東區、南屯區、石岡區共有3個據點,東區大智路是會址所在,也是暫時收容所,有15床,依規定每個街友最多住2個月,就必須輔導轉出到南屯的中途之家,或到石岡參加「小農就業計畫」,而協會每收容1人,台中市政府社會局就給予一天500元補助。

不符資格 虛報收容人次

協會號稱每天安置10名街友,但其實只有3、4人,涉嫌詐領補助。(讀者提供)
可惡的是,協會竟找人頭冒充街友、詐領補助。協會聲稱,歷年已收容3萬9千多人次,平均每天收容10人次,但其實嚴重灌水,陳媽媽帶了一個曾在協會住過、現已回歸社會的鄭先生,向記者揭露真實狀況。鄭說:「每天在協會住的頂多5、6人,其中2、3個本來是街友,後來成了管理員,享有勞健保,協會也幫他們申請勞動部的多元就業方案,有固定收入,早就不能算街友了。」
台中市街友關懷協會除了政府補助,也常獲得民間團體捐助。(翻攝台中市街友關懷協會臉書)
陳媽媽說:「協會每天安置的真街友,平均只有3個人,卻申報10人,這虛報的7個空額,補助款1天共3,500元,1個月超過10萬元,1年超過120萬元,加上便當補助款140萬元,這夥人一年A政府超過260萬元。」
鄭先生拿出一張物資領據佐證,指著上面的二個簽名說,阿葆是管理員,住在協會超過3年,至於綽號「眼鏡仔」的廖姓男子住了更久,可能超過5年,他們都不是街友,卻冒領物資,協會則縱容包庇,同流合汙。
阿葆(右)本來是街友,變成管理員後,卻排擠同樣出身的街友。(讀者提供)
更惡劣的是,阿葆、眼鏡仔還會排斥真正需要收容的街友,去年9月,一名李姓男子與王姓友人到協會尋求安置,阿葆卻以他們不符收容規定為由,想趕走二人,甚至口出惡言,結果發生衝突,阿葆腹部挫傷,他立刻打電話報警,警方到場後對李男噴辣椒水,將他壓制在地,最後阿葆與李男雙雙送醫。

貪瀆假釋 轉任協會執祕

鄭先生說,協會理事長何志成很少管事,祕書長黃天時與執行祕書林宜宏則縱容阿葆他們「管理」收容人,「協會被阿葆搞得像是黑幫,他就是老大!他還會製造衝突、欺壓對方。」鄭先生表示,比起大字不識幾個的阿葆、眼鏡仔,他能幫協會更多忙,也因此讓這二個人眼紅,在一次的衝突中,眼鏡仔打斷他的左手,他心灰意冷,並下定決心投靠親戚,找了工作,成功擺脫街友的身分。
協會執行祕書林宜宏(左)曾是教育局官員,因索賄入獄,目前假釋中。(讀者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協會實際掌權的執行祕書林宜宏,竟是貪瀆案的假釋犯。2017年,他擔任台中市政府教育局學生事務室主任,卻利用辦理高中職主任教官遴選、晉升作業的機會,向部分教官索賄,後來東窗事發,被判刑6年、褫奪公權5年,並追繳不法所得
社會局轉介街友到協會安置,但協會人員卻用藉口把街友趕走。(翻攝台中市街友關懷協會臉書)
林宜宏假釋出獄後,無法再任公職,竟跑到街友關懷協會當祕書。陳媽媽告訴本刊,由於林是事務官出身,熟悉各種申請政府補助的管道,乾脆利用過去官場的人脈,讓這個服務街友的協會變成搖錢樹,日進斗金。
陳媽媽指出,林宜宏與前台中市政府社會局長彭懷真有師生之誼,加上他又找了民代出任協會的理監事,所以在社會局很吃得開,社會局官員對於協會的惡行多少有聽說,卻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讓協會有恃無恐。陳媽媽及鄭先生呼籲台中市府好好整頓這個協會,讓真正需要的街友獲得應有的資源!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