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養鴨鵝滯銷被迫轉型 1人可顧6萬隻雞 元進莊董事長吳政憲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吳政憲運用AI與數據分析智能養雞,從種源、飼養、屠宰到加工一條龍經營,讓元進莊成為台灣番鴨與土雞加工食品霸主。
吳政憲運用AI與數據分析智能養雞,從種源、飼養、屠宰到加工一條龍經營,讓元進莊成為台灣番鴨與土雞加工食品霸主。
元進莊是台灣土雞冷凍調理食品王者,也是滴雞精最大代工業者,每天料理1萬2千隻土雞,運用AI與數據分析智能養雞,從種源、飼養、屠宰到加工一條龍經營,最遠外銷至杜拜。
董事長吳政憲出生那年,他的父親、元進莊創辦人吳進興開始買賣雛鴨,後繁殖種鴨、成鴨,直到產量供過於求轉型做起肉品加工。吳政憲從小幫忙養水禽,高中畢業後選擇留在家,和父親、弟弟一起讓雞鴨鵝變身消費者餐桌上的美食,讓父親經營半輩子的傳統生意,用不一樣的模樣發揚光大。
踏進位在雲林縣元長鄉的工廠裡,即使戴著口罩、包得嚴實,依然聞得到空氣裡濃郁的油雞香氣,讓人忍不住分泌出唾液。元進莊產線上的員工們都習以為常,面不改色持續作業。機台最前端的人,手持烹煮過的全雞,俐落將之分為兩半,再交給下游依序拆解,胸、腿、翅、屁股,這還沒完,廠房中間的「摸骨區」,約莫30個人挨著肩圍在一起,夾毛、搜尋殘骨、斷筋。
20231002bus002
元進莊依據不同通路會設計不同價格、規格的產品,以自有品牌,或聯名、代工方式銷售。

吳政憲小檔案

  • 出生:1976年(47歲)
  • 家庭:已婚,育有2子1女
  • 現職:元進莊企業董事長
  • 學歷:虎尾科大機械製造系、環科大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 休閒:慢跑、散步
  • 座右銘:不怕困難、只有向前走
  • 經營心法:持續打造多元、安心的產品品質

大量接單 吃下市占

20231002bus002
元進莊創辦人吳進興(左)從收購雛鴨、養種鴨種鵝起家,因市場供需失衡,帶著兒子吳政憲(右)一起努力轉做禽類食品加工。
「我們的雞都是土公雞,不會油,只會有膠原蛋白的果凍,口感緊實Q彈,又甜。」吳政憲說現在市面上土雞產品元進莊市占最高,每天要做1萬2千隻。傳統市場占6成,超市、超商、大賣場是百分之百,所以品管得嚴格,有些產品包裝後還要經過金屬探測、X光機。
雖然地板因濺出的湯汁變得濕滑,吳政憲移動速度不受限,與他語速一般飛快,「每一隻雞的大小、形狀、肉的厚薄不一樣,所以要用人工切。但自動化的分級機可以依重量判讀、分規格。未來會希望運用AI、3D,讓分切也機械化。」
1996年創立品牌至今,元進莊像小雞啄米一般,一點一點吃下土雞冷凍食品市場,依不同通路設計出不同價格、規格,或是掛上自有品牌,或是用聯名、代工方式,包辦油雞、湯、滴雞精等產品,餐飲集團如王品、金色三麥、爭鮮都是元進莊的客戶。
20231002bus002
元進莊招牌的紹興醉雞腿以南投在地紹興酒釀漬入味,皮Q帶脆,肉汁鮮嫩,爽口不膩。(499元/盒)
「我做生意有我的決心,要做就全吃。」隨和的吳政憲臉上出現一抹霸氣,「我常跟我弟講,做任何事業就是要當老大。現在做的雞、鴨、鵝,訂單再艱苦、難做都要接得下來,客戶量再大都要想辦法滿足需求。」
可以霸氣的底氣,靠的是自家用人工智慧與數據分析,一人就能照顧6萬隻雞的智能養殖場。吳政憲說自己的風格就是一直衝,「我們每年養殖的量都是滾動的,預計明年要接多少單,今年就要多養多少雞,所以廠愈擴愈大。」
20231002bus002
香燻鴨胸使用飼養85天的土番鴨加上香料煙燻,皮薄肉厚頗有嚼勁。(1,499元/盒)
元進莊原本也只是最傳統的養鴨人家。名稱「元」來自發跡地,「進」則是取自創辦人吳進興。1951年出生的吳進興是在地人,從小幫父母種稻、種花生,退伍後到台北縣二重埔塑膠射出廠工作,「以前種田娶不到老婆,大家都去台北,哪有人想要待在庄腳?」但2年後,已婚的他放不下獨子的責任感,選擇回鄉。「咱ㄟ父母也沒放什麼給我們,務農也活不了,才會想要做生意,去收鴨仔,要想辦法從無到有。」

元進莊大事記

  • 1981年:創辦人吳進興開始養殖鴨、鵝
  • 1996年:逐步轉型食品加工產業,創立元進莊品牌
  • 2001年:興建家禽肉品冷凍調理加工廠
  • 2013年:興建屠宰場,取得UAE清真認證
  • 2016年:興建密閉式養殖禽舍,建立自動化飼養機制,年營收6.42億元
  • 2022年:雲林總部落成,年營收16.6億元

養鴨起家 轉作加工

20231002bus002
7年前元進莊開始養雞,採用密閉式、水簾式雞舍,減少禽流感風險,也導入丹麥智慧養殖系統加以改良,運用AI與大數據養雞。(元進莊提供)
初時他在鄰里鄉間收購小番鴨,販售給盤商,後來需求量日益增加,要1千隻卻只能給500隻,吳進興乾脆在自家土地圍個區域養種鴨,攢夠本錢後,進一步買地蓋鴨寮養起紅面番鴨,同步養鵝,同樣是水禽,但生長季節相反,如此一來整年都有收入。
90年代勞工多、嗜吃薑母鴨進補,吳進興的生意達到巔峰,全台番鴨的種鴨四分之一都由他培養出來,被冠上「鴨王」封號。但不過幾年光景就出現產銷不平衡,鴨、鵝滯銷,當他在煩惱怎麼解決時,貴人上門,畜試所宜蘭分所所長王政騰建議他轉做食品加工。
「不做就是沒機會,價格會一直崩啊!」1994年吳進興開始規劃、訂購機器。那一年,吳進興長子吳政憲高中剛畢業,也跟著學習怎麼讓飼養場裡的生禽變成餐桌上的美食。
「我們家的人都不是本科系畢業的啦!都從最基層做起。」今年47歲的吳政憲與弟弟們從小就在鴨、鵝群中長大,放學後的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而是幫忙清洗鴨寮、撿蛋、鑑別蛋是否受精。

留鄉接手 力尋銷路

20231002bus002
除了自主開發新品項,吳政憲(右1)說很多客戶也會提出需求,再與元進莊一起合作研發新菜色,妻子吳姵羽(左1)與兒子(左2)也會參與試吃。
「還在讀書就要做生意賣雛鴨,那些阿伯、阿叔很疼我,我12歲媽媽就車禍過世,他們嘸甘我,我去都會跟我買。所以現在中南部養鴨養鵝的都認識我,因為我很早出道。」輕鬆帶過母親早逝的傷心事,就像他在聊養鴨的辛勞,也是帶著笑容一樣。
但日子確實過得艱苦,村裡的年輕人外流嚴重,吳政憲卻沒想過出走,「每天都在忙,沒有時間想這麼多。要吃飯哪有選擇的餘地?」
1996年退伍後,除了幫忙孵化場、養殖場工作,他還兼當業務推銷產品,之後二弟吳鋐源、三弟吳佳旻相繼加入,「當時王分所長等於是技術轉移,提供配方、教我們怎麼做,但後續怎麼銷售要自己想辦法。」
打開市場之路比想像中困難,彼時沒人做過、吃過冷凍鴨肉,接受度不高,第一個產品煙燻鴨胸,都靠親友捧場,「早期的觀念是,你吃鴨肉、鵝肉要去店裡、攤位,通路商不要,我們就去找外燴,辦桌會有冷盤。」
同時還要跟父親一起顧好孵育場、養殖場,「那是經濟來源耶,不然怎麼養加工部門!我20年前就長這樣,當時很操勞!老起來等。」

開發新品 攻入量販

20231002bus002
除了稱霸土雞冷凍食品市場,以鴨起家的元進莊番鴨類產品也是市占第一。
之後2年,吳進興投入上千萬元購買機器,吳政憲在外跑時蒐集民眾口味、愛好,學know how,調整產品、研發新口味。「其實這冷凍的肉吃起來有時候比民眾在菜市場買的還新鮮、好吃。」吳進興解釋,「一般殺完的雞送到菜市場,已經經過一段時間,民眾買回去沒立刻煮,又冰幾天。我們的是宰好直接進去煮。」土法煉鋼一家一家拜訪、拜託,慢慢在外燴、辦桌的供應商位置站穩,未料921地震卻又打亂布局。
「那之後1年多時間沒人辦桌,大家的錢都捐出去,加上死太多人。但是前面2年多的時間做得不錯,業績一直有成長,一天可以到2、3百隻,工廠就還是照樣蓋。」外燴路卡死,吳政憲與弟弟們轉向傳統市場,等到廠建好、產量出得來,開始進攻團膳,一步一步搶占超市與大賣場。
「以前在通路上架很難,很多要走『地下道』,我就不要啊!」脾氣硬,又不認輸,3兄弟寧願蹲點、堵人,也不送紅包,「後來發生食安問題,經銷商、採購都被換掉一批,我們自己有工廠,可以控制品質,就開始做。」
那段期間,他們也發現台灣人喜歡雞肉勝過鴨、鵝,開始開發醉雞、蔥油雞等產品。2007年,元進莊陸續打進大潤發、全聯、台灣楓康等,禽肉供應市占率衝過半。
量販巨頭好市多吳政憲當然不會錯過,在初期就搶灘成功,「當時他們在台灣只有6家店,沒有雞、鴨產品,我們自己去談的。」坦言好市多的高標準讓元進莊吃了不少苦頭。東西好吃是基本,包裝也有要求,製程也有他們的堅持,「我們預冷溫度原本是18度,但他們要求15度,所以我們就全部統一,跟他們合作也讓我們自己更提升。」

密閉雞舍 智能監測

20231002bus002
元進莊對於品檢十分嚴格,分解好的雞肉都還要細細檢查是否有毛、碎骨等,產線上品檢相關人員將近50人。
從養番鴨起家,元進莊現在卻是全台最大熟食土雞供應商,也是滴雞精最大代工業者,占營收七成以上,其實他們7年前才開始養雞。吳政憲回憶那一年雞價飆高1倍,多花好幾千萬元。不甘心追著原料跑、受制於人,他決定自給自足,只是鴨是水禽、雞是陸禽,隔物種如隔山,初始2年吳政憲繳了不少學費,詢問同業防疫計畫、用藥、養殖方式,大家都藏步,只能自己不斷摸索。
「從一開始就決定用密閉式、水簾式雞舍,比起露天養殖,比較不會有禽流感。」只是這方式國外多是用來養飼養期較短的白肉雞,吳政憲養黑羽、紅羽土雞,成熟時間需要十週以上,風險更多。元進莊因此引進丹麥智慧養殖系統加以改良,雞隻一天喝多少水、吃多少飼料、運動量,連廠內二氧化碳濃度都可以透過手機即時監測,有問題能立刻察覺,「今年過年有一波疫情,市場缺雞,我們就沒有受影響,還能把每天調節數量用的幾千隻毛雞賣出去。」

嚴格檢驗 外銷多國

20231002bus002
元進莊旗下品牌晨露滴雞精,選用飼養100天的台灣土雞慢火蒸煮10小時滴煉,去油去脂頗為清爽。(2,100元/1盒10入)
孵蛋、養殖、屠宰、加工,一條龍的生產方式,使成本、數量與品質都可以控制,「原料來源穩定,客人就穩定,他不要今天跟你買100元,明天買105元;再來外面買原料,有沒有用藥?吃什麼?會多一層風險。衛生局每天在通路檢查,抽到一次就死了啦!我們比誰都怕,自己養的屠前、屠後、產品,一共檢查3次。」
接手十多年來,吳政憲不只在台灣開疆闢土,也外銷至澳洲、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10年前還拿到清真認證,賣到杜拜。隨著時代演變,消費者吃東西的習慣改變,「例如年輕人以前只吃肉,現在要加入蔬菜,做出像代餐的產品,還要請營養師調配過營養成分。」依據不同族群,元進莊也開發出小家庭、銀髮族、幼兒適食產品,營收平均年成長率20%。
20231002bus002
隨著時代演變,元進莊的產品也越來越多元,依不同族群推出如寶寶粥等產品。(1,080元/1盒8入)
「因為計畫要IPO(公開發行上市),我們開始找專業經理人進來,一樣的要求,他們都待不到3個月就走了。」懷疑是吳政憲給人太大壓力,他撥了撥參差著些許銀白的頭髮反駁:「我當老闆的壓力才大,一直想,都沒在睡覺,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吃到我們的東西。」從小與鴨鵝一起長大的吳政憲,少時沒有「毛鴨仔跟大群」離鄉工作,現在要把握各種機會,讓自家產品走出家鄉、甚至飛出台灣。

後記:賢內助相扶持

吳政憲與妻子吳姵羽20年前交往半年即步入禮堂,專業為資訊管理的吳姵羽嫁雞隨雞,開始管理廠務。受訪時吳政憲的頭髮不時亂翹,吳姵羽連忙找來梳子幫忙整理;進入工廠須戴上以粉色為標示的主管帽子,他特別說明這是太太的巧思,不同顏色代表不同位階。看得出2人的好感情,才能互相扶持一起走過最辛苦的打拚期。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