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年不法獲利近千萬 長照蟑螂偽造紀錄詐領補助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青松社會老人福利關懷協會負責人鄭甯涉嫌偽造紀錄、詐領補助,全案由檢方偵辦中。(讀者提供)
青松社會老人福利關懷協會負責人鄭甯涉嫌偽造紀錄、詐領補助,全案由檢方偵辦中。(讀者提供)
高雄市青松社會老人福利關懷協會接受衛生局轉介居家照顧案,卻浮報居服員人數、偽造服務紀錄,2年多來申請1,500萬元補助,其中超過一半涉嫌詐領,衛生局接獲檢舉後終止派案,卻未追回不法所得。青松雖在本月初宣告解散,但原班人馬又申請成立「高雄市昕恩社區發展關懷協會」,繼續提供居家照顧服務,被質疑根本是長照蟑螂!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為減輕照顧負擔,政府每年編列超過600億元預算,推動家庭式長照,許多長照業者與地方政府簽約接案,有不肖業者涉嫌虛報費用,趁機撈錢。一名曾在「高雄市青松社會老人福利關懷協會」附設居家長照機構擔任督導的A小姐向本刊爆料,該機構捏造服務紀錄,詐領政府補助款,卻對居家照顧服務員(簡稱居服員)十分苛刻、拖延薪水,非常惡劣。
20240121soc006
青松協會附設的居家長照機構,過去接受衛生局委託,提供照顧服務。(翻攝畫面)
A小姐指出,青松呈報給主管單位的居服員名單共15人,但實際上連她在內只有8個人,因為她是督導,依《長期照顧服務法》規定,就算她到個案家中服務,也無法申報費用,所以青松每月只能申報7名居服員的服務項目及時數,但負責人鄭甯卻把媽媽、妹妹、子女都當成人頭申請費用,十分誇張。
20240121soc006
青松協會登記地址在高雄市岡山區竹圍北街,今年1月解散。(翻攝Goole Maps)

私刻印章 詐領照顧費

本刊調查,除了高雄,雲林也發生過詐領事件,位於古坑的「安益居家護理所」進行長照居家服務時,虛報醫師訪視費,護理師未執行換管,也虛報換管等護理訪視、材料費,詐領逾百萬元,後遭檢調搜索、約談,張姓負責人被依詐欺取財罪判刑6個月。
「業者之所以敢明目張膽,拿沒有服務的個案申請補助,主要是因為衛生局轉介的個案多半是失能、低收入的獨居老人,不需要繳交自付額,業者不用提供收據,所以私刻個案印章申報,個案根本不會知道。」A小姐說,這些個案大多需要頻繁出入醫院,照理說他們住院時,業者不需提供居家照顧,但業者卻未登錄「異動通報」,捏造上門服務紀錄,繼續申請補助。
20240121soc006
青松協會負責人指示員工私蓋個案印章,偽造紀錄,再向衛生局請款。(讀者提供)
A小姐原本也被蒙在鼓裡,直到有一次她發現自己照顧的老奶奶被申報灌食照顧費用,但當時對方已因病住院治療,才知道業者造假。
另一名居服員B小姐也告訴本刊,業者為了霸占個案,好向政府請領補助,甚至與經濟弱勢的個案交換條件,例如業者會出錢買下個案的機車,讓個案拿去當生活費,個案則交出印章,默許業者用個案名義請領補助。

僱員灌水 還拖欠薪資

資料顯示,業者每月從政府拿到的費用約50萬元,但依實際服務的居服員推算,超過一半的金額是虛報。A小姐告訴本刊,她因為擔任督導,常要舉辦在職訓練,但機構的居服員名單,有一半的人她從未見過,甚至還發現業者呈報的居服員名單中,有人同時在其他安養中心任職,非常離譜。
不久後,多名個案家屬發現,業者明明沒派人到府照顧,卻被收取16%的自付額,氣得向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投訴;衛生局調查後,前年10月終止派案給青松,12月解除特約機構。因沒有案源,無法繼續詐領補助,青松在今年1月4日正式解散,衛生局也將全案移送檢方,追查業者有無詐欺取財、偽造文書等刑事責任。
20240121soc006
青松協會今年初已正式向高雄市政府申報解散。(翻攝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官網)
不過,2年多營運期間,青松共申報約1,500萬元費用,主管機關卻未進一步查核或追回。
更誇張的是,原班人馬後來又申請成立「高雄市昕恩社區發展關懷協會」,繼續提供居家照顧服務,比對青松、昕恩的理監事名單,發現有4個人相同,A小姐及B小姐呼籲相關單位深入調查,不要放任惡質的居家長照機構繼續亂搞。
20240121soc006
青松協會原班人馬在高雄市岡山區育樂巷新設昕恩協會(圖),還冒用前員工名義擔任業務負責人。(翻攝Goole Maps)
本刊調查,政府為了吸引人才投入居家照顧服務,開出每月最低薪資3萬2千元;若採時薪制,每小時至少200元;居服員前往個案住處的交通工時,每小時不得低於基本工資183元,但業者派案不友善,居服員薪資並沒有預期得高。B小姐說,正派機構的居服員每月收入約4萬元,但青松的員工只能拿到2、3萬元,甚至因業者積欠不給,還得上法院提告討薪水。

扣留證照 濫用當人頭

A小姐和另一名居服員在青松任職期間,常遭拖欠薪資,前年7月要求給付欠薪,沒想到青松不但不付,還直接將2人踢出群組,並不讓2人進公司,最後A小姐只好提告。
不久,A小姐接到衛生局的詢問電話,才知道自己的證照不但被青松扣住,還被拿去掛名當昕恩的業務負責人,她氣得請衛生局作主,但衛生局僅請她與業者協商。
A小姐崩潰地說,她的護理師執照等9張證照,都在業者手上,因為被濫用登記執業,她現在完全無法到醫事機構任職,為維持生計,只能去賣玉米。採訪當下,A小姐當著記者的面致電衛福部長照司,詢問解套之道,接聽電話的承辦人員表示,只能幫她查看被登記在哪些機構,至於要如何拿回證照?對方僅說會幫忙問看看,就沒有下文。
20240121soc006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政府每年編列超過600億元預算,推動家庭式長照。(鄒保祥攝)
本刊調查,2020年底,時任衛福部次長的現任部長薛瑞元就曾坦言,長照確實有浮報現象,為杜絕弊端,衛福部也從申報系統整理出異常機構,交由地方政府稽核。
20240121soc006
衛福部長薛瑞元致力推動長照政策,也不諱言有浮報等弊端需防堵。(賴智揚攝)

難以查核 淪形式管理

不過,地方政府的照顧管理專員人力有限、業務繁忙,加上居家是私領域,查核的困難度很高,只能在形式上管制,業界則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現有制度對於自律的業者並無鼓勵。另外,被照護者及家屬多是弱勢,沒有能力及權力查核,依規定,被照護者應在被服務後簽名確認,業者才能申報費用,但青松卻私刻個案印章造假,根本防不勝防。
如何有效防堵居家照顧弊端?除靠業者自律,主管機關增加督導人力、司法機關嚴懲不法是當務之急。
20240121soc006
為提供完善的照顧服務,居服員須定期接受在職訓練。(讀者提供)

高市長照中心回應:已移送法辦

針對相關爆料,本刊致電青松負責人鄭甯,但她使用的2支手機門號分別已停話或換人使用,而她擔任青松及昕恩2個協會常務理事的丈夫盧茗豐,手機也暫停使用。

主管機關高雄市長照中心主任陳芬婷表示,已將青松協會移送地檢署偵辦,至於昕恩目前並非特約居服機構,未來將密切關注。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