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上午10點多,位在高雄鹽埕區的異國餐廳烏克蘭廚房裡,老闆林岳正拿起一塊塊剛從溫體豬取下、已去皮過的白色脂肪,用瓦斯噴槍燒烤著生豬油,過程火花四射、不時嗶啵作響,「我正在烤豬油、作薩洛(SALO)、也就是烏克蘭的醃豬油片,這道傳統冷盤烏克蘭家家戶戶幾乎都會做,在烏克蘭地位很像我們台灣國粹美食滷肉飯的滷肉汁、肉燥。」
【生意經】台灣人煮出連烏克蘭人吃到也會流淚的家鄉味 烏克蘭廚房專訪

烏俄戰爭掀起台灣人挺烏的情緒,讓台灣人林岳於高雄開設的烏克蘭廚房很快圈粉港都人,也讓在台的烏克蘭人吃到感動流淚。
林岳本在烏克蘭經商,喜歡下廚的他,跟著烏籍妻子Olga(林歐莉亞)習得一手道地烏國家常菜,因為戰爭帶妻兒逃離回台,太太教書負擔家計,他照顧老小,眼看戰事結束遙遙無期,去年中,他決定開一家烏式料理餐廳,除了豐富港都異國料理,也想溫暖身在異鄉烏克蘭人的心和胃。
赴俄經商 老婆授廚藝
火光不時竄來竄去,對此習以為常的林岳繼續講道:「薩洛其實是一種食物的保存方法,做起來十分簡單,也是我烏克蘭岳父唯一會做、教我的一道烏克蘭菜。」只將一面生豬油烤焦,接著再刷洗掉焦黑部分,擦乾水分、鹽醃後,就放進冰箱冷凍熟成7天,之後它就可以像火腿片那樣切成一片片薄片,放在麵包上,佐上蒜泥、蒜片吃。



看到記者對「生食豬油」滿臉疑惑,二話不說,他馬上切了一片已經熟成過的醃豬油片,放進嘴巴裡嚼了起來,同時笑道:「烏克蘭美女都嘛吃這個、當零嘴,過去豬油被抹黑,其實它好油成分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在動物油脂裡只比魚油低。我們店裡,薩洛可是高人氣明星菜。」晚餐滿座的客人中,確實有不少注重養生的主顧點了甜菜湯,再搭配醃豬油片一起吃,對他們而言,鹽醃漬過的豬油片,在嘴裡化開的滋味十分美妙。
儼然主廚加營養師架勢的林岳,在台灣原是肉品商業務,2006年,他評估烏克蘭肉品有利可圖,籌資創業,為了跟當地肉商打好交道,還學了1年的俄語,滿腦子就是想把便宜肉品引進台灣,卻失敗了。他說:「要通過台灣檢驗成本很高,那時候剛好股東之間又爆發了不同意見。」不過,一面評估肉品市場同時,他也注意到烏克蘭路上新舊世代汽車交雜,但汽車零件進口商卻不多的現象。
除了德系車,日本與中國汽車也在烏克蘭滿街跑,他心想:「汽車零件不是台灣、中國的強項嗎?這應該有機會。」掌握穩定客源後,他正式設倉做起汽車零件貿易,他就是在這時認識了擔任翻譯、後來成為他妻子的Olga(林歐莉亞)。愛下廚的林岳,從太太身上學會不少烏克蘭菜。
逃難回台 創業開餐廳
林歐莉亞爽朗地笑著細說從前:「烏克蘭男人是不煮飯的,我丈夫喜歡煮菜、會學做烏克蘭菜,那時候在我家鄉那條街可是『男人公敵』。」沒想到,「要抓住男人的心,得先抓住男人的胃」這句話,對林歐莉亞、與她的爸媽同樣有效,媽媽臨終前臥榻那段時間,喝過林岳煮的甜菜湯後,她語重心長地跟林歐莉亞說:「妳有一個好老公,願意為妳下廚,我就放心了。」

回憶起老公的廚藝在鄉親面前造成轟動,她不自覺開心了起來,「我丈夫在爸爸、媽媽家做台灣小籠包,鄰居聞到香味,想吃又不好意思白拿,就排隊拿菜啊拿其他食物來換。」「還有一次他在市場挑了一堆小魚,說要弄給我們吃,大家都很不高興地說那是貓吃的食物,結果烤起來超好吃的。」
一頭霧水下,林岳接話道:「那是柳葉魚、台灣叫喜相逢,當地賣得很便宜,我就挑短小肚大有蛋的母魚來烤,這在台灣很常見,但烏克蘭人卻不懂怎麼吃這種東西。」沉浸幸福時光中,林岳的汽車零件貿易也做得有聲有色。

未料,2014年烏克蘭的局勢開始緊張了起來,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又煽動烏東頓巴斯武裝叛變,經濟萎靡下,即使林岳的汽車零件賣得再便宜也沒什麼人買,就這樣撐了2年,血本無歸,林岳只得帶著妻兒逃難回到了台灣,等待時機再圖振作,只是這一等,等來的卻是全面爆發的烏俄戰爭。
一提起2022年,林岳就難過哽咽,「一場接一場的喪事,真的很難熬啊!」這年,淚別了雙親,當初回台灣後的家庭生計是由太太一肩扛,他負責照顧老小,當了多年家庭煮夫的中年大叔,想重返職場卻到處碰壁,不甘心只能做一些消磨鬥志的保全、警衛工作,加上有小孩要養,這激發起了林岳創業魂,決定開一家烏克蘭餐廳,而妻子林歐莉亞也十分支持。對他倆而言,開特色餐廳營生,餐廳又能成為援助烏克蘭、提供在台烏克蘭人慰藉的聯絡據點,這真是個再好不過的主意了。

講求正宗 試菜改鍋具
隔年,將手頭存款、朋友投資的錢籌齊,準備將開餐廳的規劃付諸實現,但過程卻沒有想像中順利,儘管菜色是與林歐莉亞商定,但她在高中擔任英文老師,有自己的工作,因此,林岳才是那個實際掌廚的經營者,台灣人開烏克蘭餐廳最怕「烏克蘭人來吃覺得不夠道地,落得一個拿烏克蘭菜騙台灣人的下場。」試菜時,發現一些菜使用台灣的鍋具,怎麼做都做不出正宗的色香味,夫妻倆不斷試菜改鍋,不只籌備時間拉長,原本5、60萬元的預算也往上翻了好幾倍逼近300萬元,林岳還因此用信用卡借貸。

原定4月開店,但烏克蘭傳統居家風格的餐廳布置怎麼都不到位,後來,林歐莉亞找來烏克蘭朋友,在牆上描繪代表烏克蘭的藍天、向日葵,並把與桌巾相仿的斯拉夫傳統花卉圖案塗鴉在壁爐上,才順利在去年7月開店。談到烏克蘭菜的特色,他驕傲地說:「客人可當天吃到最道地、最新鮮的原型食材。」一開幕,挺烏台客、外籍人士和在台烏克蘭人就到店捧場,之後也一直有嘗鮮客及不錯的回客率,生意很好。
林岳進一步分析:「原以為年輕人來搶鮮會最多,但實際6成主顧卻是4、50歲中壯年,當中也有不少長青族,我想是我們的燉肉十分軟爛入味,牙口不好的人都可輕鬆食用。開店天數少的2月,營收也能逼近60萬元。」來店裡吃過的烏克蘭人也說,店內布置很有烏克蘭家居元素,餐點吃起來就跟在故鄉吃到的味道一樣。

有一回,烏克蘭芭蕾舞團來台演出,進行高雄場時,舞團知道這兒有烏克蘭餐廳,幾乎天天來用餐,不知道週三公休的他們撲了個空,還在店口貼了一張字條「今天你們不在,隔天我們就要離開,吃不到傳統家鄉味了。」夫妻倆隔天一早趕緊連絡芭蕾舞團經理,在他們離去前緊急送了50碗內燉豬肉、蔬菜的甜菜湯,林歐莉亞說:「看見他們拍的道謝短影片,吃到眼淚都快流出來了。還說吃了我們的烏克蘭甜菜湯充滿精力,可以跳得更賣力。」一旁靜靜聽著老婆講述這段故事,林岳不僅眼神放光、臉上的表情也自豪了起來。

從半年的點餐大數據中,林岳透露,烏克蘭廚房除了必點傳統的醃豬油片、甜菜湯外,最受歡迎的菜色還有馬鈴薯燉肉、菜捲、燉肋排,甜點則是被烏克蘭婦女當做月子餐的香烤蘋果。他解釋道:「烏克蘭醫生說親餵母奶時,為了讓嬰兒不因為脹氣而哭鬧,就建議哺乳的媽媽可以吃顆烤蘋果,於是它就變成了月子餐。林歐莉亞生完孩子後,很強喔!連吃1個月也不會膩。」當真是為母則強,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但這在台灣,肯定不是為了解脹氣,而是客人覺得挖掉果核、放進雞蛋、葡萄乾、奶酪的烤蘋果,很特別又好吃。林岳原以為買1大箱50顆就足敷1週需求,結果現在每週要扛載4大箱,意味每天平均要出爐33顆的烤蘋果,口碑好到至今無負評,唯一有負面情緒是從廚房發出來:「該死!又是烤蘋果,來不及做了啦!」

顧好品質 適時推新菜
林岳深知烏俄戰爭發生後,有台客是衝著挺烏而進來餐廳嘗新,要想長久經營下去,他必須把品質顧好,適時推陳出新,目前只運用所學的2成烏克蘭菜,他手上還有不少祕密武器,像是「泡了整夜紅酒、香料的烏克蘭烤肉串。但手邊沒有合適烤具、櫻桃木柴火,我用電烤箱烤,味道總是差一截,目前還在調整試做中。」看來,怎麼經營好一家餐廳,他已有一套自己的對策。

烏克蘭廚房對林岳、林歐莉亞夫妻非常重要,充滿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壓力,林岳用異國美食照顧港都人胃的同時,也把中年男子創業尊嚴全都押在這兒了,而對林歐莉亞漂泊異鄉的烏克蘭鄉親來說,這也已是一個援助烏克蘭的堡壘,更是HATA(烏克蘭文「家」)、一個溫暖的家。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