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話】人生偶爾放的颱風假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403地震,我和老婆正要起床,搖成那樣,我想一定出事,安撫好女兒,立刻開車去店裡查看情況。還在路上,朋友就打來說好像有房子倒了,一看照片,那不是我餐廳對面的天王星大樓嗎?
這不是我第一次遇上大震,也不是第一次看到樓塌。我是南投草屯人,921那天半夜,我先是被掉下來的撲滿打醒,接著聽到我爸大喊「快逃!」我穿著三角褲,從7樓衝到1樓,那畫面我永遠不會忘記:幾百人蹲在對面空地,因為埔里酒廠爆炸,天空是紅色的,地鳴嗚嗚嗚,每次餘震大家就尖叫。
地震後,家裡貸款買的公寓半倒沒了,我們白天領慈濟救濟餐,晚上睡車上,大概是想到南投接下來很多年不會好轉,爸媽毅然決定從草屯搬往花蓮。爸媽是牛仔服飾商,全盛時期全台7家店,台中遠百也有設櫃。921之後,家中經濟明顯不如以往。我還在念國中,不能理解那時他們多努力想要生存,只會生氣為什麼幾百元的零用錢也不給我?為什麼家裡的書桌、電視櫃,爸爸要自己做?
403地震,往市區的路都塞,好不容易趕到現場,看到隔壁倒塌的景象,我說不出話。完蛋了,這是我們唯一的店。拉封鎖線前,我衝進餐廳,水塔已經爆開。我問現場搶救人員會不會斷電?他們說應該不會吧。沒想到接下來一個月不能營業,冷凍食材全部報廢。
20240710pol001
李冠威(左1)一家慶祝父親節。(李冠威提供)
這間餐廳,是我十年前回花蓮創業後開的第2家店,老洋房賣現做簡餐,在地人很喜歡。不能營業的日子,我用餐廳剩下的備料,為家人料理三餐。有時吃完飯,相約海邊散步。既然無能為力,不如結束再想下一步。疫情後台灣人消費型態轉變,國旅衰退,地震又重創交通,我不得不面對轉型。
20240710pol001
李冠威經營的餐廳,就在倒塌的天王星大樓旁。(李冠威提供)
記得小時候,爸爸無論多忙,週六晚上都會帶我們去家樂福買牛排、蘑菇醬,回來煎完放在圓盤上,一家人很假掰在那邊吃。吃完,還要把可樂倒到紅酒杯裡,大家聊天。爸爸是比起西餐更熱愛滷肉飯的人,那好像是他為喜歡西餐的媽媽做的小事,也是家人難得坐在一起的聚餐時間。颱風天,爸爸也一定煮白粥,配麵筋、花生、煎蛋,一家人一起吃些什麼,就很期待。
說也奇怪,無法營業那個月,反而是我十年來心態最輕鬆的一次,好像回到小時候放颱風假的時光,雖然外面環境很糟,只要家人在一起好好吃一頓,再糟的狀況都可以度過。
地震後,花蓮觀光低迷,我靜下心來思考後想,與其等環境改變,為何不自己先改變?7月,我宣布結束餐廳品牌,下階段如何轉型還在構思,大概可以確定的是,我們不會離開。
我一直以為,我只是煮東西、出一份餐,但地震以來,收到的支持都來自花蓮居民。有人知道我們要結束,哭著說家裡重大日子都在這度過;有人從開始吃到現在生了3胎。原來,料理是載體,我們提供的環境是他人的慰藉。只是,有工讀生來面試,說小時候媽媽都會帶他來這邊吃。不是,我們有這麼老了嗎?哈哈。
李冠威,37歲,花蓮市,餐飲業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