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告訴狀及各式證據,氣憤不已的A小姐指著資產公司負責人李孟儒的照片痛批:「我當初只欠債25萬元,沒想到請鬼拿藥單,一年多後負債竟高達4百萬元,連我家2千萬元的房產都差點被查封,實在很可惡!」
【新聞傳真】誆稱協辦信用貸款狂刷卡 吸血資產公司坑殺債務人

資產公司變吸血公司!台中一名李姓男子成立資產公司,卻用整合債務、協辦低利信貸為由,誘騙有債務問題的被害人提供個資、帳戶,讓他們代辦信用卡消費,以累積信用、申請貸款。沒想到事後不但私吞信貸,還用被害人的卡購買數百萬元禮券,換成現金帶走,就連被害人家屬也遭誘騙,2千萬元房產面臨查封。遭吸血剝皮的被害人幾乎崩潰,決定提告,才發現李已遭多人控告,之前就被搜索約談,沒想到交保後仍繼續行騙,十分惡劣!

編還債計畫 誘騙個資
A小姐告訴本刊,她因從事自由業,收入不穩定,背負卡債加車貸近25萬元,手頭很緊。前年11月因媽媽的關係,認識開資產公司的李男,李得知她的狀況後,主動表明可以借她20萬元還卡債,再幫她向銀行申請低利信用貸款還清其他債務,並邀A小姐至其辦公室參觀,與他的員工一起上投資理財課程,營造正派經營的形象。
過程中李告訴她,已幫她規劃好還款計畫,但需要配合填寫假的人事資料,內容是她在某瑜伽公司擔任產品經理,李會用人頭公司幫她開立每月8萬元的薪資證明,有了這些資料,再透過信用卡每月消費、定期還款,累積信用度,之後再請銀行提高刷卡額度上限,只要持續正常消費、還款,信用評比就能提升至「優良」,申請信貸的成功率才會提高。

由於A小姐較無財務概念,加上李男認識她媽媽,還願意無償提供資金幫她還卡債,因此接受李的提議,請他申辦信用貸款,李則要求她提供身分證、戶口名簿、自然人憑證、網路銀行帳號、密碼等重要個資,還要她申辦手機預付卡,方便他幫A小姐申請信用卡、刷卡及辦理貸款。

代刷儲值券 兌換現金
為了鬆懈A小姐的戒心,李還承諾,他若用A小姐信用卡消費會負責繳清,延遲繳納或衍生違約金及利息也由他承擔;若A小姐需要刷卡消費,但因經濟問題暫未能繳款,也願為代繳,等到信用貸款撥款後,雙方再一併結算,由於李開出的條件實在太誘人,A小姐最後欣然同意,也完全配合他的操作。
一開始李都有遵守承諾,A小姐不疑有他,任憑李使用她的信用卡消費,期間她曾問李,信用貸款多久能辦妥?李並未正面回答,僅稱因涉及銀行商業機密,細節不便透露,A小姐基於信任,未再深入追問。

直到今年2月,李的員工突然告訴她,李要求先結算雙方的債權、債務金額,要她到台中市西屯區一棟大樓見面,A小姐依約前往,沒想到李竟宣稱欠他90多萬元,要她簽署130萬元的本票跟借據當擔保,還要新婚3天的她找丈夫一起簽名。A小姐隻身赴約,見對方人多勢眾,不敢不從,只能按照李的指示,簽下本票及借據。
今年5月,李又叫員工打電話給她,說需要現場刷卡消費,持卡人必須到場,A小姐依約前往家樂福台中青海店,在李的員工指示下,到客服中心購買儲值券,並持李幫她辦的6家銀行信用卡刷卡,總額超過120萬元。詭異的是,交易完成後,櫃台人員竟把儲值券直接交給李的員工,對方隨即把券轉交給在場一名女子兌換現金。
貸款遭匯出 債務暴增
全程目擊的A小姐雖對交易過程感到奇怪,但因李曾與她約定,所有刷卡款項都會協助繳清,所以並沒有放在心上。事實上,「刷卡換現金」屬於違法狀況,本刊6年前就曾直擊,全台最大的刷卡換現金集團以各地家樂福為據點,進行「假消費真借款」。

主要由當事人持信用卡購買票券交給集團,集團扣除一定費用後將現金交給當事人,然後再將票券透過特定管道換成現金。因當事人多半還不出錢,成了呆帳,衝擊金融體系,後金管會出手控管,這些集團才稍微收斂,沒想到如今又死灰復燃。

到台中家樂福刷卡消費後不久,A小姐又收到其他2家銀行的信用卡帳單,內容是李在她前往家樂福當天,到王品餐飲集團官方網站,用她名下的2張信用卡,購買130多萬元餐券,A小姐仔細核對發現,李在這2家銀行共有170多萬元消費金額未繳,才知道李根本未依約繳清卡費,而是全數讓她扛。

A小姐驚覺有異,想到李承諾協辦的信貸遲遲未核撥,於是登入網路銀行帳戶查看,才知道96萬元的信用貸款已於今年五月中旬撥款,錢卻被李擅自挪用,將其中92萬多元分8筆匯款至不知名人士的帳戶,加上家樂福、王品等刷卡金額及遲延利息,A小姐原來只有25萬元債務,至此暴增至400萬元,讓她欲哭無淚。
要求簽本票 多人受害
不僅A小姐被當肥羊,李也用同樣手法詐騙她的哥哥B先生及其母親。B先生說,他和從事旅遊業的母親因有400萬元資金需求,找李借款,李要求他們簽下本票及借據,還要求拿他們名下價值2千萬元的房產及車輛當作擔保品,期間李也用B先生的信用卡刷了250萬元購買禮券及餐券,再把債務丟給他。

更離譜的是,事後A小姐、B先生積極與李協商,希望先歸還部分款項,但李卻不認帳,還獅子大開口,說他們的債務已從400萬元變成1千萬元,要求如數歸還,否則將查封他們的房產。此外,李還教唆A小姐兄妹謊稱失業,向勞動部申請失業補助還債,A小姐一家人被逼到崩潰,決定請律師對李提出侵占、背信及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民刑事告訴。

B先生告訴本刊,經律師初步調查,除了他們一家人被騙,之前也有其他被害人報案,檢警曾對李發動搜索、約談,最後獲得交保,沒想到他仍在外面繼續行騙,非常惡劣!律師提醒,全台類似的惡質資產公司不少,民眾如果有資金需求,最好直接找銀行諮詢,否則債務恐越滾越大,得不償失。
回應
李孟儒:去問我律師
針對相關指控,本刊致電資產公司老闆李孟儒查證,李稱不便回應,要記者問他的律師,記者請他提供律師的聯繫方式,李卻說:「誰投訴就去問誰!」拒絕提供,隨即掛斷電話。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