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獻給祖母的宮殿 林俊頴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林俊頴身後即是祖母娘家的大厝,因後人散佚各地,大厝欠缺維護管理,如今已成廢墟。
林俊頴身後即是祖母娘家的大厝,因後人散佚各地,大厝欠缺維護管理,如今已成廢墟。
小說家林俊頴花了大半輩子思考琢磨,最終一筆一畫以文學技藝,打造了華麗的台語文原鄉殿堂。從祖母訴說的故事出發,文字蔓生在時間縫隙,長出形音義俱全的新葉繁花。耗費如此大功夫,只為留住語言,與祖父母的記憶。「我這輩子不可能再碰到第二個,比我祖母對我更好的人。」他如此形容與祖母間的情感。
南下的高鐵上,小說家林俊頴從背包裡掏出一枚玉扳指。「我祖母一出生就沒有父親,7、80年後我外曾祖父撿骨,從墓裡頭拿出這個,我六舅公留給我祖母當紀念,我祖母後來把它給了我…」他邊說著,邊小心翼翼將扳指遞到我手中。扳指驚人的冰涼,我一時恍惚,竟無厘頭問:「我看這材質,應該是很貴的玉吧?」
「應該吧!」林俊頴愣了下後笑著說。近十年來最長的冬天,卻在我們一同探訪林俊頴的故鄉彰化北斗,亦是他筆下小說世界裡「斗鎮」原型的這天,天氣出奇的好。

林俊頴小檔案

1960年生,紐約市立大學Queens College大眾傳播碩士。2012年受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著作《我不可告人的鄉愁》2012年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金鼎獎,《某某人的夢》獲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與金鼎獎,《猛暑》獲2018年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

20250417pol002 (2)_2025-04-17.jpg
回到彰化北斗,林俊頴仍習慣到地方信仰中心奠安宮(媽祖宮)用手拜上一拜。圖為奠安宮2樓景色。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