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話/為妳去跳海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王加露(雨路)/ 室內設計師/ 台北市/ 55歲
王加露(雨路)/ 室內設計師/ 台北市/ 55歲
女兒重度憂鬱症住院後,我為了她去跳海。
跳海當然不是輕生,而是參加海泳。我去墾丁比賽,想鼓勵她,也鼓勵自己。我在大海中載浮載沉,浪濤聲化成一句句耳語:「為了她,妳是不是什麼都願意做?妳是不是什麼都做得到?」
人生第一次挑戰海泳因為她,第一次參加鐵人三項,也是因為她。女兒個性很強,她青春期的時候我們起口角,互搶手機,她嗆我:「為什麼媽媽就可以管我?」我說:「我是妳媽,為什麼不能管?妳要造反了是不是?」講完我衝出家門,心想,我不管妳了。一開始是走路,發洩情緒,想讓自己冷靜,但我個性很急,走著走著就想跑,跑不快,很氣自己,之後始就發奮練跑。一開始在跑步機跑,後來參加路跑,三公里、五公里、半馬、全馬,流汗的感覺很好,做媽媽的自我感覺變差了,就尋找另類的附加價值吧。
去台東參加鐵人三項,只是玩玩,沒想到回台北隔幾天,我女兒在電腦上看到成績,說我第三名。我說:「蛤?第三名!」立刻打電話給主辦單位,請他們把獎盃寄給我,因為我要給小孩看,讓他們知道媽媽是運動奇才。挑戰海泳也是,拿到獎盃,趕回台北,想送給女兒,但醫院不讓我帶進去,只好到病房跟她說:「起初我心裡很害怕,我就想到妳,假裝妳在岸邊等我,我就拚命游,拚命游。」
女兒20歲的時候告訴我得憂鬱症,那時她因為疫情從美國回台北繼續線上課程,我自認是很用心的媽媽,做什麼都是以她為出發點,她怎麼會想不開?我說:「妳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她驚訝地看著我,我才發現我講錯話。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離婚,本來沒有覺得原生家庭對我有直接影響,一直到我生了小孩以後,才知道缺乏母愛的人,會期待從小孩子身上得到那個愛。
小孩是我的再造父母,讓我挖掘自己,重新活一次。一個月後她出院,堅持要回美國完成學業,一個母親內心當然會有無止盡的小劇場,但只能告訴自己:「妳做得夠多了。」我無需扛她的人生,只能千交代萬交代,幫她打包堆積如山的慢性處方藥,要她好好照顧自己。她前一陣子入選了阿聯酋國家交響樂團,10月要去阿布達比,其實她到目前為止都還在吃藥,我想對她說:「雖然妳只有25歲,但妳的生命體驗,甚至比我50歲還多!我已經沒有什麼好擔心了,好好享受新的旅程!」
兒子去年也出國念書, 只要他們有傳訊息回來,就會覺得那天過得真不錯。孩子好好活著,健健康康就好了, 真的不祈求什麼。 前一陣子我跟老公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我才發現原來我也可以這樣子耶,不會掛念小孩,也可以玩得很開心。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9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