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旅/據傳夏天刻意冷落新竹北埔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盛夏時節,「北埔冷泉」沁涼的泉水總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戲水消暑。
盛夏時節,「北埔冷泉」沁涼的泉水總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戲水消暑。
每逢盛夏,若想找個不那麼喧譁的避暑去處,不妨走一趟新竹北埔,住進剛開幕的老洋房民宿「或者山旅」,拜訪三合院裡的咖啡館「渦窩山房」,或到老街旁的「春嬌粄條」與「新天井」吃頓融合現代語彙與傳統滋味的客家菜和創意甜點,感受在地作家龍瑛宗筆下充滿氣味、溫度與顏色的北埔風景。

天然誠意 冷泉消暑氣

新竹北埔這座位於秀巒山下的小鎮,午後總有山風輕拂,紅磚老屋與石板街道沿著丘陵地形彎繞而建。北埔的形成,是歷史的聚合;從原住民族賽夏族的居住地,到漢人拓墾形成的閩客混合聚落,融合了多元信仰與文化記憶。
20250812tour001 (29)_2025-08-12.jpg
許多遊客喜歡泡在大坪溪攔沙壩下方的天然池潭裡享受清涼。
20250812tour001 (31)_2025-08-12.jpg
除了天然池潭,北埔冷泉也有人工打造的泉池供遊客泡湯降溫。
在地的慈天宮香火不斷,供奉媽祖、觀音與三山國王,後來在日治時期搖身變成國語傳習所,見證信仰與教育並存的歲月。在這些文化層疊中,茶葉、柿餅與老街日常,構成北埔獨有的生活肌理與人情輪廓。
夏天的北埔,少不了一場冷泉洗禮。在外坪村的大坪溪畔,「北埔冷泉」靜靜流淌,是台灣少見的碳酸與硫磺共生泉。溪水清澈見底,略帶鹹味、色澤淺黃,終年水溫在攝氏十至二十度間,一腳踏進便沁涼入骨。攔沙壩形成壯觀的水濂瀑布,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沿岸石疊圍出的天然水潭,適合泡腳、戲水;溪邊涼亭與吊橋,則是午後賞景納涼的好所在。此地不需門票,卻給足誠意,是北埔夏日裡最天然的招待。
20250812tour001 (30)_2025-08-12.jpg
不少人會站在瀑布下方,接受天然的水療按摩。
20250812tour001 (28)_2025-08-12.jpg
吊橋下方也是乘涼避暑的好去處。

北埔冷泉

  • 座標:24.662994, 121.072429
  • 電話:03-580-2204(北埔鄉公所)
  • 備註:免門票,泉池每週二清洗,園區內設有更衣室,停車場旁有公廁。

體驗歷史 老房找門路

座落於龍瑛宗文學館對面的「或者山旅」,是由鴻梅文創在今夏打造的全新旅宿,這裡原是北埔國小教師姜源秀於1989年為4個孩子興建的家屋。巧合的是,老房子的建築師彭玉理同時也設計北埔著名的「姜阿新洋樓」,讓這棟宅邸不僅具備歷史,更蘊含文化價值。
20250812tour001 (26)_2025-08-12.jpg
「或者山旅」不只提供住宿,透過導覽、建築空間與人際互動等,讓每個旅人都能親身體驗並成為北埔故事的一部分。
20250812tour001 (27)_2025-08-12.jpg
「山嵐」房描繪山頂霧氣繚繞的景象,空間帶有侘寂風格。
或者山旅創辦人陳添順(Ben)原是科技人,因憂心老屋逐漸消逝,毅然扛起保存老屋的使命。Ben對老屋的用心不僅停留於外觀修復,更深入挖掘老屋歷史與土地脈絡,整棟建築融入北埔「防禦型聚落」的設計概念。或者的店長阿班笑說,因為民宿有好幾扇門,但沒有指標,因此常看到客人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真正的大門,如此蜿蜒曲折的動線設計,是刻意讓住客體驗北埔早期猶如迷宮的巷弄。
20250812tour001 (25)_2025-08-12.jpg
「天光」房的浴室融入「半天井」概念,將水景引入室內,呼應北埔早期客家庄與「水井」共用的生活模式。
20250812tour001 (8)_2025-08-12.jpg
「濛煙」的客房牆面就像是一幅朦朧飄渺的水墨畫。
一樓地板保留老屋原有的白色大理石紋,並設計成河流曲線,呼應孕育北埔的大坪溪;回收的老木窗、舊木頭圓桌,都在空間中散發出溫潤的歲月痕跡,讓在地元素與建築美學相輔相成。
20250812tour001 (24)_2025-08-12.jpg
「金秋」房以溫暖色調,再現北埔稻田豐收的景象。
20250812tour001 (23)_2025-08-12.jpg
或者山旅的工作夥伴由管家兼在地導覽一把手鑫哥(左起)、管家兼社群經營睿軒、鴻梅文創旅宿部門總監黃暉智、管家欣芸和店長阿班共同組成。
踏入民宿,迎接我的不只是老洋房本身,還有管家鑫哥熱情奉上的迎賓茶點,品茶之餘,心境也隨之放慢。這裡共有六間客房,皆以客家話命名,「田水」象徵稻田的生命力、「濛煙」喚起山巒間迷濛的雲霧、「月泉」讓人想起涼意沁心的冷泉,每個房間的陳設都講述著北埔的故事。房裡沒有電視,卻準備書籍與藍牙喇叭,鼓勵旅人透過閱讀與音樂,與空間進行最真實的對話。
20250812tour001 (22)_2025-08-12.jpg
或者山旅所在之處的老洋房,原是北埔國小教師姜源秀為4個孩子所建的家屋。
20250812tour001 (21)_2025-08-12.jpg
民宿早餐選用北埔農會的筍乾鹹豬肉米漢堡,搭配小農雞蛋與或者出品的人氣醬料。
若能早起,建議跟著鑫哥走出房門,開啟北埔的小鎮探險。從早晨限定的美味菜包到隱藏的巷弄風景,讓我不再只是個路過旅人,更像是被邀請走進當地人家的朋友。民宿早餐端出北埔農會使用冷泉米製作的筍乾鹹豬肉米漢堡,以及以小農土雞蛋製作的配菜,讓味覺也能享受這片土地的豐饒與純淨。
20250812tour001 (19)_2025-08-12.jpg
跟著鑫哥(右)走逛北埔小鎮,體驗在地人才會走的隱藏路線。

或者山旅OR Inn Beipu

  • 地址:新竹縣北埔鄉長興街5號
  • 電話:03-580-1180
  • 官網:orinnbeipu.com
  • 房價:單人房3,200元起,含早餐。

酸甜滋味 甜美了夏天

距離北埔冷泉不遠處、隱身田野巷弄內的「渦窩山房」,是由老宅改造而成的咖啡館。男主人阿輝來自台中,是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工作者,白天是吧台手,轉身是陶藝家、非洲鼓老師,他在書架擺上自己創作的繪本,也利用醃漬鹹菜桶,帶領村民一起敲出屬於南埔的節奏。
20250812tour001 (20)_2025-08-12.jpg
「渦窩山房」是由三合院老宅改造而成的咖啡館,店內擺放許多主人隨緣蒐集而來的老件家具,也有不少木造家具是出自主人阿輝之手。
女主人羽承來自台北,是曾被朋友冠上「Party Cat(音似女主人英文名Kay)」封號的都會女子,卻在移居北埔後學會騎車、開車,用井水燒柴煮熱水洗澡,更願為兩個孩子成為全職母親,放下城市焦躁,也學會對自己溫柔。
20250812tour001 (18)_2025-08-12.jpg
「渦窩山房」位於新竹北埔冷泉附近的社區裡,是一座被植栽綠意覆蓋的靜美老宅。
20250812tour001 (15)_2025-08-12.jpg
渦窩的空間有種說不出的寧靜與愜意,待在這裡就不自覺放慢節奏。
三合院裡的渦窩山房,是他們花了兩、三年時間改造修復的空間,許多木作皆由阿輝親手製作,家具也多是隨緣蒐集而來,每一件都有屬於「緣分」的故事。羽承認為這裡不是商業空間,更像是他們生活樣貌的延伸。
20250812tour001 (5)_2025-08-12.jpg
「檸檬生乳酪塔」(右,130元/份)上桌前會刨上充滿香氣的檸檬絲;「西西里咖啡」(左,160元/杯)帶著檸檬酸甜與漸層,十分消暑。
羽承從小對美食的熱愛,在渦窩山房的甜點中展露無遺。菜單上的每道甜點,不只是為了款待客人,更是她與兩個兒子的心頭好。「融心布朗尼」將外層烤至酥脆,內層保有溫熱流沙巧克力內餡,搭配香草冰淇淋中和濃郁甜感,再撒上少許焦糖脆餅,創造出三種溫度與豐富口感,令人意猶未盡。
20250812tour001 (17)_2025-08-12.jpg
外層酥口的「融心布朗尼」(前,220元/份),內裡是融化的巧克力餡;「熱拿鐵」(後,160元/杯)則帶有花香調與堅果尾韻。
上桌時充滿立體感的「提拉米蘇」為現點現做,先將拇指餅乾浸泡在以濃縮咖啡與蘭姆酒製作的咖啡調酒中,擠上乳酪餡後,再撒上畫龍點睛的法國純可可粉,微苦卻讓這道甜點的風味更具層次。夏天格外受歡迎的「檸檬生乳酪塔」,也是羽承私心最愛,採用酥脆的餅乾塔皮作為基底,上桌前刨上香氣撲鼻的檸檬絲,讓這份甜點色香味俱全。
20250812tour001 (5)_2025-08-12.jpg
檸檬生乳酪塔」(右,130元/份)上桌前刨上充滿香氣的檸檬絲;「西西里咖啡」(左,160元/杯)帶著檸檬酸甜與漸層,十分消暑。
20250812tour001 (16)_2025-08-12.jpg
「提拉米蘇」(前,180元/份)撒上法國純可可粉,微苦滋味更有層次;「冰鍋煮奶茶」(後,180元/杯)茶韻濃厚卻不苦澀,口感滑順。
咖啡則由阿輝親自挑選及沖煮,「熱拿鐵」有明亮的花香與堅果尾韻,剛好也是我偏愛的調性;炎夏午後來上一杯酸甜漸層的「西西里咖啡」,檸檬清香一入口,就像田間微風吹過般清爽;若喜歡茶飲,這裡的「鍋煮奶茶」以唐寧伯爵茶為底,綿密奶泡下藏著濃郁不苦澀的茶香,滑順口感讓人一飲而盡。
20250812tour001 (14)_2025-08-12.jpg
羽承(左)與阿輝(右)一起經營的不只是咖啡館,也是分享日常生活美好的延續。
20250812tour001 (12)_2025-08-12.jpg
庭院裡的植栽與造景,都由熱愛植物的阿輝親自布置。

渦窩山房

  • 地址:新竹縣北埔鄉大林村大分林9號之2
  • 電話:03-580-2468
  • 營業時間:週五、六、日12:00~18:00,週六提前自11:00開門。

客家記憶 靠味覺喚醒

北埔這座充滿故事的小鎮,有兩處地方能同時品嘗客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滋味。「Bebu春嬌粄條」是女兒劉美熙對母親春嬌手藝的致敬,餐桌上的主角是看似樸素的「燥粄條」,堅持使用「老在來米」純米製成,才能吃出自然Q度,搭配的油蔥更是靈魂所在,必須以新鮮豬油炸至柔軟,成為每碗粄條不可或缺的香氣。
20250812tour001 (13)_2025-08-12.jpg
走進春嬌,少了傳統客家餐廳常見的花布與蓑衣,取而代之的是簡約而雅緻的現代布置。
春嬌的粄條不只保留傳統,更有新意。「粄條手捲」將粄條包裹海苔,夾入芽菜、紫高麗、蘋果、葡萄乾等豐富配料與胡麻醬,視覺新奇,口感清爽,是客家米食與蔬菜碰撞的創新滋味。
20250812tour001 (9)_2025-08-12.jpg
鎮店之寶「燥粄條」(前,100元/份)連豆芽菜都十分講究,與當地有機小農合作,確保爽脆口感;「焿蕨」(後,130元/小份)搭配自製梅子醬汁,酸甜爽口,是春嬌家傳的解膩吃法。
20250812tour001 (11)_2025-08-12.jpg
「粄條手捲」將粄條包裹著海苔、多種有機蔬果,搭配胡麻醬,創意吃法讓客家米食多了幾分輕盈與驚喜。(180元/份)
這裡的每道菜都有家族成員的影子,「焿蕨」選用劉爸爸親手栽種的野蕨,佐以自家梅子與梅子醬,吃的是山野的清新與家的記憶;「爌肉」則是春嬌在沒有冰箱的年代練就的絕技,僅用米酒、冰糖與醬油,將梅花肉滷到「乾爽Q彈」,不加一滴水,全靠肉質與經驗的底氣。
20250812tour001 (10)_2025-08-12.jpg
「爌肉」只用米酒、冰糖與醬油滷製,不加一滴水,滷出來的肉質Q彈乾爽。(190元/小份)
20250812tour001 (7)_2025-08-12.jpg
「熝湯糯」(前,90元/份)以大湯圓搭配花生碎粒與糖膏;「牛汶水」(後,90元/份)則是道充滿詩意的客家甜點。
甜點「牛汶水」將艾草麻糬浸入溫熱的寶山糖膏中,如水牛泡水露背,還加入猶如白鷺鷥的白色玄米點綴,那是美熙孩提時農忙景象的溫暖記憶;「熝湯糯」則以湯圓、糖膏與花生碎交織,是過去犒勞割稻工人的甜美慰藉。

Bebu春嬌粄條

  • 地址:新竹縣北埔鄉公園街16巷1號
  • 電話:0965-609-777
  • 營業時間:11:00~14:30,週六至19:00,週日至17:00,週一、二公休。
緊鄰春嬌的縣定古蹟三合院「忠恕堂」內,也隱藏著一家甜點店「新天井」。老闆古蜜推薦的「柿餅發糕」,將客家發糕以蛋糕概念解構重組,替換蛋糕體,加上茶香鮮奶油與柿餅,讓傳統點心華麗轉身;「抹茶艾粄」連結空間的歷史記憶,艾草粄搭配抹茶鮮奶油,淋上自製桂花蜜,這桂花香氣正是古蜜父親對老宅的深刻記憶,讓品嘗甜點成為一場與歷史的對話。
20250812tour001 (6)_2025-08-12.jpg
座落於縣定古蹟忠恕堂內,「新天井」巧妙地在歷史磚瓦間注入現代氣息。
20250812tour001 (2)_2025-08-12.jpg
新天井位在傳統三合院「忠恕堂」裡,這裡曾是一位秀才的家。(童心怡攝)
飲品也極具巧思,「桔香蘇打」將客家桔醬製成氣泡水,酸鹹風味是最適合夏天的清新選擇;「擂茶拿鐵」在基底中加入綠茶,增添微苦的「大人味」,搭配南瓜子、薏仁、花生等堅果穀物,先是拿鐵的滑順,攪拌後是擂茶的醇厚堅果香與綠茶的微苦交織,多層次的品飲體驗,讓人透過味覺連結在地歷史與家族故事。
20250812tour001 (4)_2025-08-12.jpg
「抹茶艾粄」(前,120元/份)與「柿餅發糕東方美人茶鮮奶油」(後,120元/4個)都是人氣甜點。
20250812tour001 (3)_2025-08-12.jpg
「擂茶拿鐵」(右,150元/杯)建議喝法是先品嘗拿鐵的滑順,攪拌後有南瓜子、花生等堅果香與綠茶的微苦交織;「桔香蘇打」(左,160元/杯)將酸甜桔醬融入清爽氣泡水,是夏日的清新選擇。

新天井

  • 地址:新竹縣北埔鄉公園街20號
  • 電話:0965-389-822
  • 營業時間:週六、日10:30~17:30,其他時間請私訊預約。
  • IG搜尋:tianjing_2022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