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灌蛋絕活 助蔥大爺還千萬債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新竹的「蔥大爺」蔥油餅雖只是個小攤,卻因老闆陳德民和前後二任妻子的情義故事,在當地小有名氣。不過,對陳德民而言,還有一個女人不能忘記,那就是傳授他灌蛋蔥油餅的母親李翠萍。灌蛋蔥油餅,也是讓他從負債谷底重新爬起的關鍵。
85歲的李翠萍做餅60多年,講究揉麵功夫。
一般蔥油餅都是餅皮壓蛋煎成,但來自大陸徐州的李翠萍做餅不用油煎,而是乾烙;待餅皮稍微烙熟後,用夾子拉開餅皮,再將蛋液灌入。陳德民說:「這種灌蛋技巧,是我母親的家傳做法,她也靠這餅把我們兄弟姊妹拉拔大。」
而且,蔥大爺的餅皮吃起來紮實,又有十足的麵粉香氣。陳德民透露:「我們的原料和別人一樣都是麵粉、水、鹽巴以及少許油,但我家老太太很嚴格,揉的功夫不能少,她常說『揉麵三光』,就是麵得揉到盤子光、麵糰光、手也光,任何黏糊都不行。」
蔥大爺的餅皮紮實,吃起來有麵粉香氣。(40元/份,不加蛋;50元/份,加蛋)
每天陳德民光是和麵、揉麵就得花上6、7小時。為此,他雖然練出一身肌肉,一年四季都穿紅色「吊嘎」,卻也不得不在綁上護肘,手指關節也已有些變形。(攝影:吳貞慧、陳俊銘)
夾子一拉,層次分明的餅皮聽話地形成口袋狀,倒入的蛋液經過溫度烙熱後服貼在餅中。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