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帳高手 陳鳳馨的存錢理財法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財經記者出身、曾任電視名嘴、政論節目主持人的陳鳳馨,靠著30多年來的記帳、嚴格執行每月存下3成薪水的習慣,在不到50歲之時,已達令人欣羨的財富自由目標。
「哈囉,歡迎大家來到98新聞台《財經起床號》節目現場,我是陳鳳馨……」每週一至週五的上午7時到9時,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必在空中與聽眾相會、交心,有時候她也大方分享由來已久的記帳、儲蓄習慣,以及她個人歷經數場戰役後淬鍊的投資觀。
下了廣播現場節目,來到對角的Jasons超市採買,結帳後,陳鳳馨除仔細核對商品價格與發票金額是否吻合,還熟門熟路的拿出手機,用記帳APP記下每一筆消費,「我當晚就會進行檢討,看看是否超過預算。」「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記帳!因為記帳,可以把每一分錢花在哪裡,記得清清楚楚,知道錢的流向,就可以進一步花應該花的,省下不該花的。」
用記帳省下不該花的費用,提高存錢金額,這一招,陳鳳馨已徹底執行了超過30年,她說,記帳絕對不是把錢花在哪裡寫下來、淪為一堆數字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每一週拿出來檢討,釐清哪些花費是必要,哪些花費不值得,「也就是經過檢討後的記帳,才算有意義,才能真正達到記帳的目的。」陳鳳馨強調。
陳鳳馨利用記帳和編列預算概念,省下不該花的費用。
她舉例,女生都愛漂亮,逛街時看到耳環、手環、戒指、項鍊、髮飾、衣服等,都會有購買衝動,若真的買了、也清楚記下來,經過一週再拿出來檢視,就會發現原來自己並沒有那麼需要,「記住當下花錢的衝動心情,與事後對物品可能已無感的改變,就能在下次避免這些不必要的支出。」
陳鳳馨也分享個人記帳祕訣:分類預算,把食衣住行育樂逐一分類,嚴格執行每項支出,不超過自己定下的金額,「像我在念中山女高時,每月生活費3000元,當時因為定下每月要存500元的目標,所以算下來只剩2500元可用,這樣就會很清楚各項花費的每週上限金額。」
例如買衣服不超過500元、每餐不超過80元,倘若當月花費比定下的目標還少,多出來的錢她會拿來犒賞自己,通常是去吃一頓大餐。陳鳳馨說,「記帳這件事能讓我清楚知道每一筆花費的流向,另外,也可因此不超出預算,避免衝動消費。」
至於是不是衝動消費,陳鳳馨倒是很感性的說到,如果你買這樣東西,覺得有「幸福感」,這花費就算是重要、有必要的,「我不會給別人『少喝一杯咖啡,可以省錢』這種建議,如果覺得喝咖啡很幸福,那就是花的有理。」
陳鳳馨說,花的每一分錢只要有幸福感,就是重要、必要的消費。
紀律執行記帳、且每週查帳,盡可能把存錢的數目放大,原來陳鳳馨有一個極度明確的理財目標,「我從國中起就希望買自己的房子!」「是不是很典型的金牛座。」陳鳳馨大笑說。
她回憶,念大學時,身邊的朋友談戀愛為了製造浪漫,難免會大手筆花錢,但大學四年時間,她只和當時的男友、現在的老公看過一場電影,「我們從婚前到婚後約會,都是簡單地騎著機車到郊外走走,既省錢又溫馨。」
而在外租屋時,房間要買傢俱,包括書櫃、桌子等,估計要花2000~3000元,當時她和老公商量後,決定自己買木板、畫圖設計,「最終只花900元!」陳鳳馨露出得意的神情。
正是這樣的精打細算,所以陳鳳馨在大學畢業工作一年後就買下人生第一間房,「我靠記帳和儲蓄擠出來的10萬元,加上老公任軍職存下的15萬元,我們就拿這25萬元,在1987年訂下位於新店一間總價252萬元、54坪的預售屋。」
懂得理財,讓陳鳳馨輕鬆完成國中時就有的買房夢想。
這是陳鳳馨第一次見識到記帳、存錢,可以達到人生「夢想」的威力,而就在此時她發現,理財一言以蔽之,可以帶來「人生很大自由」。從此她更認真對待每一塊錢,讓每一塊錢的功能發揮最大效益,「結果省錢這件事,就變成一種習慣了。」像她現在仍不買名牌、不買名車,「除了我不會照顧名牌、名車外,我認為這是不該花用的錢。」
靠著記帳達到第一個買房的理財目標後,隨著工作升遷,陳鳳馨的存錢速度愈來愈快,而陳鳳馨不僅一定存下薪水的3成,只要加薪,都會把加薪的一半再存下來。
慢慢的她也開始接觸投資,包括股市、權證、基金與買房等。其中讓她最深刻的體驗是,2003年~2007年間她與先生合計拿出400萬元投資股市和權證,也開始融資交易,帳面金額一度高達2000多萬元,但最後仍是紙上富貴一場。
陳鳳馨回憶說,當年是買宏達電、大立光等權證,第一因波動太大,守不住;第二是兩人在2007年7月出國旅行,出國前台股在9000多點,無奈出國期間大跌超過300點,兩人在國外來不及處理,最後慘賠500多萬元。
「一直到現在我都認為權證是很不錯的投資工具,而自己會在權證投資虧損500多萬元,主要是投資比重太大,占了當時所有投資的四分之一;再者投資權證一開始就賺到錢、嘗到甜頭,因貪心而失去風險意識,才會栽跟斗。」陳鳳馨如此剖析。
這一次慘虧經驗,讓陳鳳馨對投資有不同體認,之後她投資謹守3原則:第一絕不融資;第二投資權證比重不能太大,以不超過整體投資的5%最適合;第三出國前要先檢視(或出售)手中標的,以免期間發生大事措手不及,來不及反應。
財經記者出身的陳鳳馨,曾經因為投資權證慘賠5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陳鳳馨的記帳、存錢習慣,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兩個子女,陳鳳馨說,兒子在高中時曾向她抱怨零用錢不夠,讓她大感意外,因此要兒子記下每一筆花費。
記帳一週後,兒子來跟她說,錢不夠是喝飲料喝得太猛,每天都要買2杯手搖飲料,花掉80~90元,清楚花費的流向後,從此兒子改喝白開水,「這便是記帳的絕佳好處,可以讓你知道錢到底往哪裡去,進而調整用錢方式,也等於改變不好的生活習慣。」陳鳳馨再度強調理財一定要從記帳開始。
陳鳳馨理財小檔案
  • 年齡:51歲
  • 出生:1965年
  • 學歷: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 現任:廣播News98《財經起床號》主持人
  • 婚姻:已婚,育有1子1女。
  • 經歷:民生報、聯合報記者、國民黨文傳會發言人
理財DNA:
  • 數字控,每一筆花費必記帳。
  • 害怕把錢花光,從小有儲蓄的習慣,必存下三成薪水。
  • 天生杞人憂天,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所以存錢積極。
理財履歷:
  • 大學四年及工作第一年,因執行記帳,當省則省,共存了10萬元。
  • 1987年婚後第一年,以25萬元買下第一棟房子,總價252萬元,並於2014年出售,賺近千萬元。
  • 2003年~2007年拿出400萬元,投資股市與權證,帳面一度飆高到2千多萬元,惟權證虧損達500萬元。
  • 目前理財以退休規劃為主,主要投資ETF,並計畫未來要以房養老。
  • 現階段有2間房產,一在新店、一在台北市永康街。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