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有一陣子時常問我何時有部門聚會,他說要跟經理人聊聊。」中國信託投信投資長林瑞瑤提到念高中的兒子,會因為所投資的基金績效不如預期,要求「面見」操盤人。
【紅包理財術】投資長教孩子用73法則理紅包

過年到了,發紅包囉!對孩子來說,這是最愉悅的一刻,因為終於可以買自己思念許久的東西。只是紅包錢應該還能做更積極的運用,像中國信託投信投資長林瑞瑤,每年春節當兒子一拿到紅包錢,一定會化身理專,幫他上一堂經濟趨勢課,引導孩子做對的投資。
小學起 教預算概念
18歲的年紀,不是應該還在與課業拚搏,或是滿腦子想著電玩、籃球、女友之類的事,怎麼會想要與基金經理人見面聊呢?原來林瑞瑤從兒子小學開始,只要他過年領到紅包,都會刻意與他談論錢事。
「小學時,我會了解他有沒有什麼特別想買的東西,如果想要的東西太貴,會讓他選擇是否從未來的零用錢預支。」林瑞瑤強調,這麼做的重點在於培養兒子對「預算」有概念,並且進一步認識「負債」。
國中以後,林瑞瑤的做法改變,兒子領到紅包後,她會詢問兒子的意見,是要放定存還是拿去投資,「以為年輕人應該會想積極一點做投資,沒想到他個性超保守,一跟他提說投資有風險,馬上卻步,只想把錢鎖在定存裡。」

「不過,我想我兒子就是一般投資大眾,說到賠錢就怕,卻忽略了通膨風險。」林瑞瑤解釋,定存雖然不會賠錢,但低利率很可能讓錢在通膨環境下,貨幣價值越放越低,「所以我不斷跟他洗腦,配置一定比例的資金進行投資,這樣整體資產才能至少達到抗通膨的效果。」
林瑞瑤通常給兒子的建議是「七三法則」:凡事7分保守、3分積極,「這樣的資產配置像金字塔般地基牢固,如果反過來三七配置,做太冒險的安排,接地點太小,投資成果容易晃。」
國中時 灌輸投資觀
因此,每年當兒子紅包錢一到手,林瑞瑤會密集跟他聊聊今年的國際總體經濟趨勢與投資機會,同時給一個符合他投資屬性的建議:七成存定存、三成買基金。林瑞瑤說:「有時候他還是不放心時,我就建議他買基金的三成,可以再區分成七成投資保守型產品,另外三成才選擇比較積極的標的。」
林瑞瑤笑著坦承,這件刻意執行的理財教育一開始也是挫折頻頻,「小學時他也不太在乎,但一路堅持把握每年領紅包後的時間點做溝通,大概從國三以後,可能他知識也累積到一定程度,慢慢會主動提問,例如美國經濟如何?油價變化會怎麼樣影響投資報酬率?」
除了年初決定主要的投資布局,年中林瑞瑤也會對兒子再度說明投資成果,進行加減碼。她透露,兒子目前投資績效最好的是不動產系列基金,因為是從金融風暴後開始操作,買進時正好是低點,所以,累積報酬率有80%至90%。
「儘管累積報酬很不錯,但去年有點傷到,他就不高興,會一直想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了想進一步了解市場狀況,以及經理人的操盤策略,所以才會問我部門何時聚會。」林瑞瑤苦笑說,不過她也欣慰紅包理財教育算是成功,因為終於勾起兒子對投資的好奇。
也因為投資,林瑞瑤的兒子對於國際大事會關心,「去年底,川普一當選美國總統,他就緊張兮兮跑來問我,怎麼辦?川普當選了,我該賣掉嗎?我勸他先按兵不動,美國股市後來出乎意料大漲,兒子就會想了解市場變化背後的因果關係。」

高校男 立志金融路
另外,林瑞瑤的兒子會特別對投資國的文化與政治下一番工夫研究,「曾經因為買了印度基金,他就花時間查找印度資料,包括基礎建設與種姓制度等。」不過,書本資訊跟現實顯然有段距離,後來林瑞瑤的兒子因緣際會到印度當國際志工,行前對於能到自己投資的國度還備感興奮,但想不到回來第一件事卻是告誡媽媽,「我覺得印度不是可以長期投資的國家,不只交通糟糕、基礎建設不便利,我還一直拉肚子。」
雖然兒子的觀察可能見樹不見林,「但起碼他關心了,也做了判斷,值得慶幸!尤其他現在想往金融這條路走,也算是無心插柳的結果。」林瑞瑤露出滿意的笑容。
林瑞瑤小檔案
- 年齡:48歲
- 學歷: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財務管理所
- 現職:中國信託投信投資長
親子理財祕訣
- 小學起即灌輸「預算」概念,並認識「負債」。
- 國中後孩子領到紅包,會密集討論這筆錢該 放定存或投資。
- 年初帶著孩子展望全球經濟情勢,年中一起檢視投資成績單,並調整投資策略。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