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奧冬物語】青森黑石散策 江戶時光在這座小鎮凍結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黑石市中町的「こみせ通」完整保留江戶時代街景。
黑石市中町的「こみせ通」完整保留江戶時代街景。
東鄰八甲田山的黑石市,現在是人口不過3萬5千人的小鎮,江戶時代卻是弘前藩的支藩,一度繁榮。中町的「こみせ通」一帶,現今仍完整保有江戶藩政時代建築,打傘漫步,時光彷彿凍結在雪中。

回到江戶時代 兩百年人情至今仍暖

建於寶曆13年(西元1763年)的高橋家,屋齡將近270年,一路見證黑石町的過往風華。店主代代經營黑石藩御用的米糧批發,也兼賣味噌、鹽、藥品。如今老米店躋身國有文化財,當然已經不賣米,當家的也不用再撥算盤,而是煮起了虹吸咖啡,為造訪的旅人細細訴說歷代祖先的生命故事。
過去是藩主御用米行的高橋家,如今化身文化咖啡館。
在嚴寒時節鑽進老屋裡,在暖爐旁啜飲熱呼呼的現煮咖啡,聽著老闆娘高橋幸江話當年,頓覺有種時空與江戶時代重疊的妙趣。座位區是日本傳統的「土間」,只是寬敞許多,高橋太太說,這是因為青森冬季總是豪雪,店家乾脆把土間拓寬,在屋子裡頭做生意,客人和貨品都不受寒。寒冬燒火取暖,為防缺氧和煤煙燻人,屋頂還有用滑輪開關的木造換氣窗,真是佩服江戶時代工匠的生活智慧。
座位區過去曾是批發米糧用的空間「土間」。
大雪也不總是帶來麻煩,黑石一帶豐沛的地下水源,源自八甲田山系的融雪,水質非常清甜,不僅適合用來煮咖啡,釀酒更是格外甘美。得天獨厚的好水加上豐穰稻作,讓黑石在幕末成為聞名遐邇的酒都,從高橋家過個馬路,就是200年酒鋪「鳴海釀造店」,屋簷高掛以杉樹枝製成的大球,釀酒人稱為「酒林」,是獻給酒神的供品,當杉葉初黃,就代表是開樽上市的時節了。
店主招待我品飲最具盛名的「菊乃井」生原酒,堅持以縣產酵母「まほろば華」與當地好米「華吹雪」製成,入口果然清冽甘醇,以木窗外的寧靜雪景下酒,是冬季老街最奢侈的風雅。
冬季品嚐新酒是一大樂趣。
附近的「松之湯交流館」前身是黑石町的大眾澡堂,1993年因人口外流而歇業,歷經改裝,現在是黑石市最重要的地區旅遊資訊中心,室內仍然保留當年錢湯的風貌,坐在浴池邊用電腦查資料,雖然有點惡趣味,不過也深深感受到當地人珍愛歷史的愛鄉之心。
浴場仍保有當年風貌。

高橋家住宅

  • 地址:青森縣黑石市中町38
  • 電話:+81-172-52-5374
  • 營業時間:09:00~16:00,冬季1,2月公休,其他季節不定期公休

鳴海釀造店

  • 地址:青森縣黑石市大字中町1-1
  • 電話:+81- 172-52-3321
  • 營業時間:08:00~17:00,1月1日公休。

松之湯交流館

  • 地址:青森縣黑石市中町33
  • 電話:+81-172-55-6782
  • 營業時間:09:30~18:00,4月至11月無公休,其他季節週一休館。

品嚐鄉土料理 窺見津輕先民的餐桌

中町的餐廳「御幸」能品嚐到道地津輕鄉土料理,第二代老闆村上陽心說他本來專攻法式料理,為繼承家業,不得不回鄉改烹家鄉菜,嘴上說得不情願,津輕式茶碗蒸和傳統雜煮「けの汁」做得倒是很到位,而且還身兼復興老街文化的「橫町十文字育町會」理事長,是個口嫌體正直的反差萌。
開朗大叔村上陽心是返鄉復興的年輕世代代表。
津輕式茶碗蒸乍看平凡,入口卻甜滋滋,彷彿在吃加了日式高湯的布丁,很是衝擊。當地人解釋,這是因為東北地區過去不產糖,砂糖被視為珍貴的藥物,生活優渥的人家,喜歡在喜慶宴客時以糖入菜,藉以展現自己的經濟實力,這點跟台南倒是有點像啊。
如果說津輕茶碗蒸是屬於富人與非日常,けの汁則是古早東北生活光譜的另一個極端。這道堪稱青森人靈魂料理的雜煮,不像其他地區的有加年糕,而是簡單的蔬菜味噌湯。根菜類食材和蒟蒻切成小丁,在濃濃的味噌湯底裡煮得極鹹,據說是古早貧乏的人家因為冬季無法取得新鮮食材,遂用容易保存的根菜煮湯,且故意把味道調得很重,不用準備其他料理就能吃下很多飯。
附近的和菓子老店「松葉堂」的「干梅」則是餐後最好的清口甜點,雖然名為干梅,材料卻沒有梅肉,而是以Q糯的求肥皮包裹白豆沙餡,再捲上鹽漬紅紫蘇葉,外觀就像津輕地區的梅干,當地人暱稱「梅干菓子」。紫蘇的鹹味平衡了甜膩,香氣清雅。
「干梅」的豆沙綿、求肥Q,加上紫蘇的香氣,很適合佐茶。

御幸

  • 地址:青森縣黑石市中町36
  • 電話:+81-172-52-2558
  • 營業時間:11:00~22:00,每月第二個週二公休。

松葉堂

  • 地址:青森縣黑石市大字中町30
  • 電話:+81-120-523-574
  • 營業時間:08:00~19:00,不定期公休。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