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托波維奇後來離開俄國,被視為反共音樂家,麥斯基也意外踏上這條路。他成了職業音樂家,在蘇聯名氣越來越大,但1970年,美、蘇冷戰期間,麥斯基的鋼琴家姊姊離開蘇聯「投奔自由」,麥斯基被牽連,政府以細故將他抓走。
【一鏡到底】勞改營去來 大提琴家麥斯基專訪之二

大提琴家麥斯基剛滿18歲那年,就參加4年一度的柴可夫斯基音樂大賽,以低齡拿下第6名,轟動樂界,也讓俄國的大提琴泰斗羅斯托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收他為學生。他說,羅斯托波維奇對他影響極大,不只音樂,包括各方面。
跟台灣不同,優秀音樂家在蘇聯極受尊敬,但此時連羅斯托波維奇也無能為力,「如果早一年發生,我的老師可以直接打給總統,一通電話就把我救出來。可是他後來因為聲援某個異議作家,失去了權力,那是另一個故事。」

他被關在監獄4個月,之後下放勞改營一年多,天天挖水泥。體力勞動是小事,最折磨人是恐懼感:「我根本無法預測隔天會發生什麼,生很嚴重的病甚至被殺掉,或一輩子出不來也是有可能的。」
一年多後他才離開勞改營,一番周折總算逃離蘇聯,來到以色列。「我這幾年才能比較樂觀看待這件事,雨天過後,太陽在某個時間點一定會重新升起。我好像重新出生一次,整整2年沒拉大提琴,以色列也沒人認識我,從零開始。」
2婚姻生6孩 奏巴哈惹議
難怪儘管經歷苦難,麥斯基的臉上卻不見受難者常有的抑鬱或憤恨神態。後來他到美國,很快成為受歡迎的演奏家,然後結婚、生子,然後,被離婚。「我好憂鬱,有2年幾乎無法入睡。但你看,我後來遇見了現在的美麗妻子,生下這麼多可愛小孩,哇,這真是前妻給我最好的禮物了。」如他所說,樂觀看待。前妻2個、現任4個,麥斯基一共6個孩子。

他的名氣越來越大,音樂會越來越頻繁,難免批評也隨之而來。有人說他演奏得越來越隨便,有人說他風格誇張,他演奏巴哈尤其受批評。
在台灣的音樂會上,安可曲他果然拉了一段巴哈無伴奏大提琴。這實在不是我們熟悉的巴哈,他將輕盈和諧的曲子拉得濃烈到近乎油膩,令人聽得像螞蟻爬進耳朵,坐立難安。可以恣意詮釋巴哈至此嗎?
「大部分的人認為我拉巴哈的方式不尋常,但對我而言這再正常不過。巴哈雖然被界定為巴洛克音樂時期(早期古典樂),但他一直都是非常革新、進步的音樂家,比那一代的其他人都要前衛。」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