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相人間】龜兔賽跑15年 翻滾男孩轉大人的故事之一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李智凱(圖)在機場接受採訪,從頭到尾話少,像要盡可能把發言權讓給林育信。問他女友的事時,一旁的教練還搶先代他回答:「就好朋友啦。」
李智凱(圖)在機場接受採訪,從頭到尾話少,像要盡可能把發言權讓給林育信。問他女友的事時,一旁的教練還搶先代他回答:「就好朋友啦。」
2005年紀錄片《翻滾吧!男孩》上映,距離開拍時已15年過去,教練的鐵血未鏽,不是每個選手都能挺過高壓訓練,終究走往不同岔路。
最明顯的,就是在世大運奪金的李智凱,以及當年永遠第1名的天才型選手黃克強。排名翻轉的過程,被教練形容為「龜兔賽跑」,李智凱憑著苦練奪金,黃克強卻因病蛀壞他的成果,最後還是只能在場邊看著隊友奪牌。
一路翻滾轉大人,2個選手之間互相鼓舞,互相競爭,亦友亦敵。當年一起翻滾時,誰能想到,2個選手和教練會翻成一個生命共同體?
世大運體操競技鞍馬項目賽場上,一年前在里約奧運落馬的李智凱,這次終於完美落地,落地前,他的教練林育信彷彿預知了結果,已經跳起來歡呼。預言能力來自看過這套動作超過萬遍,能不能成,他是除了李智凱本人,最清楚的人。
就像龜兔賽跑,紮實苦練的人搶先抵達終點。
《翻滾吧!男孩》於2005年上映,紀錄7個男孩苦練體操的生活,奪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翻攝自《翻滾吧!男孩》劇照)
李智凱以超高的15.3分奪冠,記者會上,一同領受榮耀的人,除了師徒,還有導演林育賢。15年前,因為失業,他拿起攝影機隨意拍攝,以7個練體操的男孩和身為教練的自己哥哥林育信為主角,完成了紀錄片《翻滾吧!男孩》,全片製作費不到百萬元,卻創造了500多萬元、打破台灣紀錄片票房紀錄的成績,獲台北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與觀眾票選獎,以及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帶動台灣電影票房復興的《海角七號》還要3年才會橫空出世,一片黑暗之中,《翻滾吧!男孩》的光芒堪稱奇蹟。
而成就這份奇蹟的,正是一群男孩苦練的眼淚。當年8歲的李智凱,綽號「菜市仔凱」,是翻滾男孩裡永遠的第2名,僅次於天才型選手「臭屁強」,也就是黃克強。15年過去了,續集《翻滾吧!男人》即將上映,我們搶先看了半完成版本,發現原先的一大7小,只剩下教練林育信,以及長成大人的李智凱和黃克強3人。
林育信(後排)因傷自體操界退役後,回到宜蘭公正國小當教練,帶小朋友練體操。前排由左至右分別是李智凱、楊育銘、林信志、黃克強、黃靖。(牽猴子提供)
如果說「男孩」拍的是夢想的啟蒙,「男人」拍的就是追夢的過程。這一場以翻滾進行的競賽,參賽者不是別人,正是15年前同哭同笑的夥伴。就像林育信教練所說:「李智凱和黃克強就像龜兔賽跑,紮實苦練的人搶先抵達終點。」2人關係其實從小即十分微妙:同班同學,在教室裡同為「體操長」,帶領全班做體操,感情好到能互相分享不願在鏡頭前表白的祕密;但到了體操館,2人卻把彼此視為挑戰的目標,亦友亦敵。
彼時總是領先的,現在遠遠落後了。同為國手,新片有過半篇幅在左營國家體育訓練中心拍攝,導演毫不客氣,處處營造強烈對比:李智凱在看動作錄影時,黃克強在玩線上遊戲;李智凱已經準備好了,黃克強還在賴床;李智凱拿過一次奧運門票,黃克強以吊車尾成績選進國家隊。
李智凱在今年世大運男子單項體操鞍馬項目拿下金牌。
如果我是天才型選手,也不用苦練到這種地步。
李智凱在世大運奪下金牌,成為國人驕傲,而黃克強只是在現場觀賽的國人之一。我們和李智凱碰面在他飛去巴黎參加法國大獎賽前,和黃克強約在他於宜蘭參加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後,其中唏噓,當然是訪談的重點。我想起新片中有一段李智凱對黃克強的喊話:「我如果是像你這樣天才型的選手,也不用苦練到這種地步。」什麼地步呢?就是小時候別人在吃麵包了,他還在練,功課寫到11、2點,一邊哭一邊寫,也沒放棄。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