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的第一份工】拒收紅包 正直到連老闆都會怕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許復進對細節相當要求,圖為集團旗下第1間親子餐廳開幕前,他拿手機紀錄問題,方便日後請員工修正或調整。
許復進對細節相當要求,圖為集團旗下第1間親子餐廳開幕前,他拿手機紀錄問題,方便日後請員工修正或調整。
「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成功的開始」,東凌集團總經理許復進在白手起家創業前,曾擔任黃頁簿廣告業務與貿易公司驗貨員,早年無論工廠多偏遠,他都堅持到場了解生產過程與盯貨。曾有老闆私下塞紅包,盼許復進驗貨時能放水,被他當場拒絕,甚至從不讓廠商請吃飯,正直到連老闆都會怕。
許復進當兵退伍後,北上打拚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黃頁簿廣告業務,他回憶:「我都是業績第1名,那時底薪才2千元,連同獎金我1個月可拿到8千至1萬元,那個年代,1碗陽春麵也才5塊錢,我很節省,會把1/3的薪水寄回家給爸媽。」
別看他說得一派輕鬆,事實上,擔任業務總少不了碰壁,或被廠商「洗臉」刁難等過程,只有五專肄業的許復進,為拉進客戶關係,想出透過閱讀《經濟日報》,快速吸收市場新知的妙方。
他笑稱:「年輕人哪會喜歡看那種報紙?但我硬逼自己每天讀,從中建立外銷、匯率、市場等觀念,這樣去到客戶那邊比較能談相關話題,人家也會覺得你是有一定專業的。」他觀察許多大老闆喜歡打高爾夫球,自己雖不會打,卻同樣透過翻閱高爾夫球雜誌略懂些皮毛,再藉著向老闆們請益的機會,增加談天話題。
早年許復進一人當多人用,白天接訂單、跑業務,晚上設計商品。(東凌提供)
待雙方熟稔後,許復進會主動詢問「我可以參觀您的工廠嗎?」透過參觀工廠,了解每一樣商品是如何生產製造,並從中挖到許多可運用在日後創業與設計商品的寶貴經驗。
舉例來說,射出塑膠可依硬度分類,許復進說:「我知道哪種原料適合做哪些產品,在開發商品時就會放入其中,我也知道模具要怎麼開、機器會怎麼射出,基本的生產概念我都具備。」2年後,他跳槽到貿易公司擔任驗貨員,也靠著勤快認真,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許復進說,早期因成本考量,工廠多設在偏遠的鄉下,「不管多遠我都一定會去,同事嫌麻煩不想驗的雨傘、電器商品,我也來者不拒…」有些工廠對品質不講究,只想塞紅包買通驗貨員,但遇到正義魔人許復進就沒輒。
以電器產品為例,有些檢驗員只看外觀,但許復進會要求每一批抽樣都必須實際插上電,「有次驗電扇,插上電後就還真的被我查到有瑕疵,當場讓對方心服口服。」除了不收賄,許復進也從不讓合作廠商請吃飯,避免吃人嘴軟或落人口舌。
為方便管理大陸市場,許復進親自坐鎮上海總部辦公。
許復進在乎每一個小細節的特質,也成為他創業成功的最大助力。早年,東凌從文具禮品轉型切入嬰幼用品時,因缺乏人脈背景,做好的產品遲遲打不進通路,許復進不氣餒,自己充當業務到處推銷,經銷商世岱總經理李春甫是第一位點頭嘗試合作的貴人。
「我被他的努力感動,想說就給彼此一次機會,才發現許總對產品的要求真的很嚴格,沒人能比他更頂真(仔細)。」李春甫表示,以往不少奶瓶、奶嘴製造商會用工廠提供的「公模」,只求省錢省事,也導致商品大同小異,「只有他(許復進)堅持自行設計開模,嚴格把關品質幾乎到龜毛、挑剔程度,進他的貨都可以很放心。」商品快速鋪到啄木鳥藥局、營養銀行等千個母嬰用品通路,也打開東凌的知名度。
回想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許復進有感而發地說:「我年輕很踏實的走過很多路,有好長一段時間,我跟太太每天都拚到凌晨2點,現在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