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可式帶我們參觀她共同創辦、現擔任顧問職的成大安寧病房:暖色系長廊,護理師正在巡房,有捐款牆、留言板,有佛與上帝同居的往生室,有布偶很多的會談與小兒遊戲室,還有布置如尋常人家的大客廳暨影視廳。
【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專訪之一】母親死了 護士竟警告她不准哭

趙可式被譽為台灣安寧療護之母,她認為「病人就是最好的老師」,其實也像在說自己15歲就面臨死亡威脅,又目送了母親離世、未受到妥善對待的經歷。
立志當醫生,卻因聯考失常進入護理系,開啟了她「向病人學習」的一生。病人不堪病痛自殺,她思索生命臨終的其他可能,40歲出國留學,把安寧療護的概念與實務帶回台灣。
58歲那年,她罹患乳癌,心裡平靜,也暗自歡喜,自己終於也能是那「最好的老師」了。虔誠信仰天主教的她,不只將自己活成一則福音,四處演講、推動宣導安寧療護30年,其見證過的許多善終神蹟,也都發生在她一手推動的安寧病房裡。
人性照護 死亡話題不避諱
還有器材室。在這,她為我們介紹了一台儼然更該出現在養生館的美容蒸氣機,說:「病人如果長期臥床,我們就用蒸氣幫他蒸腳,配合按摩,有些病人因此就能下床,或坐在輪椅上讓我們推著到醫院外面逛逛,進行呼吸治療。」
什麼是「呼吸治療」?其實就是帶病人出去抽菸。我聽了有點驚訝,脫口問:「這個真的可以寫嗎?」話一出口就後悔了。
談及安寧療護,趙可式是不容質疑的。69歲的她,除了定期染黑的髮使其不顯老態,說話的速度和條理,也都維持著近乎辯論的銳利度,像碰面前我們通電話,面對邀訪她醜話先說:「你沒有做好功課,我講什麼你聽不懂,我會很不耐煩。」

提了蠢問題,只見她一臉「為什麼不行!」的表情說:「這是很人性化的照顧啊!有些人抽菸抽了一輩子,以前戒菸是為了要活,現在不能活了,就讓他抽個夠嘛,開心就好。」
趙可式花了近30年推行的安寧療護,說穿了,也就是這麼一回事。
村上春樹說:「死不是生的對極形式,而是以生的一部分存在著。」簡直完美掩護,一切「讓你好死」的作為都瞬間翻轉為「讓你好活」。但她不見得同意這樣迂迴的說法。華人社會習慣迴避死亡話題,彷彿那是一切不祥之總合,然而在她口中,「死」字講得如白開水一樣淡然,因為15歲那年,她已和「死亡」二度交手。
震撼教育 患者因病痛自殺
趙可式在上海出生、台北長大。她父親是軍人,白崇禧、何應欽都是父親在保定軍校的同班同學,20歲把辮子剪掉加入辛亥革命,被中共打為黑五類,全家最後逃往台灣,包括還在保溫箱裡早產的小女兒─就是趙可式。父親打仗打到神經衰弱,過年聽到鞭炮聲,馬上開始找軍服找槍,「當然就沒有辦法工作,家裡都是靠親友幫忙。」清貧家庭,還要擔負因早產而多病的女兒,15歲那年,她被診斷出腦神經瘤,病床上,家人讓她獨享平時不可能有的一整盒巧克力和蘋果,敏感的她察覺到不對勁,寫下人生第一封遺書,向父母和姊姊道別。

只是開刀後雖活了下來,同年十月,久病的母親卻走了。她在病房哭出聲來,護士卻警告她不准哭,說會打擾到其他病人,甚至態度輕率地和收屍者聊天,「我年紀這麼大了,都還記得那個護士的長相。她像是收垃圾的,病人死了,就打包送走。我覺得那怎麼會叫白衣天使呢,根本是魔鬼嘛。」自稱看到血會昏倒的少女趙可式,一夜長大,從此立志當醫生。
趙可式小檔案
- 1948年出生於上海
- 1972年台灣大學護理系學士
- 1989年美國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腫瘤護理碩士
- 1993年美國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臨終照顧與安寧療護博士
- 2004年獲第14屆醫療奉獻獎之特殊貢獻獎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