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陳詠富、汪茂村及一位任職第一飯店的友人合夥設立唐宮,正式在第一飯店十樓開張,賣的也是從老東家學來的蒙古烤肉和紫銅爐涮羊肉鍋。
【肉界老先覺二】同址倒過一堆店 他卻挑在此起家

他自嘲年輕時的心臟比較強壯,拿到爛牌也當成好牌來打,「我們進去前,飯店十樓那個點每年都要換3、4個老闆,換做是現在,應該會很『剉』。」
「初期真是慘兮兮,我和汪茂村親自到附近發傳單,附近住戶全看衰,甚至預言我們半年內就會關掉。」但8個月後,想看笑話的人都失望了,陳詠富頗為得意:「連第一飯店當時的總經理都很驚訝,怎麼飯店樓下總停滿遊覽車,乘客一下車就往十樓走?」
陳詠富用的還是老東家的方法,「尹有志常跑國外,和旅行社熟,會透過旅行社接外國觀光團客,我心想既然在地客不進來,也依樣畫葫蘆找國際觀光客吧。」此招奏效,不到3年,第一飯店十樓的120個位置已不敷使用,他和股東決定搬到有200個位置的松江路現址。

但另起爐灶,得再次面臨客源不足窘境,陳詠富說:「當時松江路底的高速公路還沒打通,新址位於二樓,門口又不在松江路而是在錦州街,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注意到。」為了拓展客源,只好經年累月買自立、大華、民族3家晚報(都已停刊)的廣告,外加持續與旅行社合作。
所幸一次觀光局餐宴幫了大忙,「我還記得當天是颱風天,觀光局邀請不少小吃店和特色餐廳到圓山擺攤,好讓國外賓客品嘗道地台灣美食,結果我們的攤位竟然大排長龍。」自此,唐宮成了觀光局口袋名單,不時有官員帶外賓前來,許多客人見外國觀光客上樓,跟著進來,慢慢才打開在地市場。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