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他們笑著走一程 小丑澆灌了她的生命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每一次的小丑醫生表演,都讓馬照琪體會生命的重量。她希望繼續推廣兒童友善醫療概念,把小丑醫生帶進更多機構。
每一次的小丑醫生表演,都讓馬照琪體會生命的重量。她希望繼續推廣兒童友善醫療概念,把小丑醫生帶進更多機構。
小丑,改變了醫院裡的病童。小丑,也曾改變過馬照琪。
馬照琪成長在資源豐富的家庭,從小就是好學生,北一女中、台大經濟系畢業後出國留學。該是人生勝利組吧?馬照琪搖搖頭,「外人看我很順遂,但其實我很自卑,對於自己的一切,成績啦、外貌啦,都有很嚴厲的批評。」家教甚嚴,她也律己甚嚴,坦言自己追求完美,「好比說,考了第3名,我會覺得自己怎麼考不到第1名?為什麼是99分,而不是100分?」
但她是喜歡表演的,即使平時內向,舞台卻總能喚醒她的靈魂。應和著傳統價值觀升學,大學時,她才一點點追逐自我,成天泡話劇社、電影社。1997年赴紐約大學進修教育劇場碩士,1999年進入法國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

打破形象 顯露醜態

當時最後一門課是「小丑」,同學戴上紅鼻子後,表演都讓台下哈哈大笑。但是整整2個月,不管馬照琪再怎麼用力演出,台下都是一片靜默,「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就是不好笑。」年終晚會上,只有她沒有演出片段,老師臨時派下任務,「妳擔任主持人的小助手。」「那我要做什麼?」「負責翻譯主持人的所有台詞。」「翻譯?可是我法文很爛耶!」「不是,妳把法文翻譯成中文。」
1999年,馬照琪曾進入法國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她也是在此學習小丑表演,並以此為志業。(沙丁龐客劇團提供)
太荒謬了。馬照琪是唯一的亞洲學生,她內心吶喊:「全校只有我聽得懂中文啊!」但乖乖牌就是乖乖牌,她還是聽話,「我在台上,很認真很乖的把主持人的話翻譯成中文。結果,每一次,只要我一開口,台下就笑得東倒西歪。」憶及當時,她眼睛晶亮,「因為太荒謬了,看到一個小不點的東方女生很認真很嚴肅地用大家聽不懂的語言解釋事情,全校都笑成一團。」
「從小到大,我一直試圖當一個乖乖牌,當一個會念書的女生,當一個很聰明的女生,然後就一直想要維持那樣的形象,但是深入去探索我自己,我根本不是那樣的人。」沒有任何準備,沒有任何設計,馬照琪反而解放了,「因為出糗,呈現出自己真正的樣子,觀眾感覺到連結,就笑了。每個人都有他不想被別人知道的醜態,但一般人不敢顯露出來,只有小丑敢。」

最後時光 滿懷堅強

彼時27歲的馬照琪,因為小丑,卸下完美的冑甲。眼前的馬照琪44歲,經歷4年小丑醫生生涯,隱隱又有些不一樣了,或許是看過許多充滿意志力的小生命,小丑表演療癒了病童,病童的意志與堅強的父母也回過來澆灌她的生命。
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目前與國內5間醫院合作,小丑醫生2人1組,每週固定到病房表演,讓住院病童也能與外人接觸,開心歡笑。
她講起葉道瑝,那是第一個會準備表演給小丑醫生看的孩子,即使體力愈來愈弱,也要跟著巡房表演到沒有力氣的孩子。「我最後一次看到他,是他躺在床上等電梯,準備推進手術室做最後一次腦部腫瘤切除。我們在旁邊演奏給他聽、幫他加油打氣,他還想勉強撐起來,跟我們打招呼……」想起那個片刻,像是自己戳到哭點,馬照琪好似要哽咽了,隨即又克制住自己。
原本期待能再見,醫生後來告訴她,葉道瑝還是離開了。一起走過的旅程,終究有人會先下車。「我很難過,但也覺得,至少他最後一段路是開心的、是有笑聲的,道瑝媽媽更偉大,讓道瑝最後一段路走得快樂。那個愛,已經超過一切。」像是要振奮自己,馬照琪淺淺笑了,「人生最大的磨難不過就是這樣吧,但他們還能微笑著面對每一天,這麼陽光、甚至給我們陽光,多麼不簡單。」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