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館業的問題來自兩方面,第1是旅館業供給過剩,第2是來台旅客人數出現停滯。
【達觀股市】觀光局補助 台灣旅館業曙光仍未現

交通部觀光局在上週宣布將推出南部5縣市觀光補助方案,然而,從實際數據來看,需要救援的恐怕不只是南部縣市了。根據觀光局的資料,今年第1季的觀光旅館住用率只有60.48%,跌破2009年次貸風暴期間低點,而住用率上一次跌破60%,已要追溯到2003年的SARS了。
2014年台灣旅館住用率是歷史新高的72.02%,而在接下來幾年,台灣陸續有新旅館進入市場。若以2014年為分界點,那之前的5年,台灣的觀光旅館、一般旅館與民宿的總房間數,共增加20%,但來台旅遊人次則大幅增加了125%。至於2014年到2017年,房間數增加22.52%,來台旅遊人次卻只增加8.36%,這也是為什麼住用率會持續創下新低的原因了。
若以2014年為起點,我們可以發現上市旅館業的報酬率明顯落後於加權指數。加權指數在此期間有超過20%以上的漲幅,但旅館業的報酬率則是在-20%以上,其中飯店業的績優生晶華酒店,跌幅更是超過50%。

油電雙漲 經營更艱困
我認為旅館業的問題並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解決。以旅遊人數而言,來台旅客人數已經停滯多年,相對來說,台灣人出國旅遊人次則是出現快速成長,也就是說,除了外國人不來台灣之外,台灣人自己也不留在台灣消費,所以台灣觀光旅館住用率自然會持續滑落。
需求上不來,另一種方法就是減少旅館業供應量。一是讓旅館業自行淘汰,另一就是轉型為其他用途,但不論是哪一種方式可能都需要一段時間發酵。而隨著油電雙漲,旅館業的經營成本將上升,因此對於旅館業來說,未來幾年很可能都要面對相當艱困的經營環境。
所以,觀光局推出的補助方案恐怕只是瞄準年底選舉的政治策略,因為從結構上來看,這樣的補助根本是杯水車薪,台灣旅館業還未露出一絲曙光。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