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長大了 知道自己讓家人很痛苦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李明澐(右)把宿舍的東西搬出,讓澐媽(左)、澐爸(中)載回家。澐媽說他住校3年,1週5天,總是幾近斷聯,但理解沒消息就是好消息,反而能輕鬆一下。
李明澐(右)把宿舍的東西搬出,讓澐媽(左)、澐爸(中)載回家。澐媽說他住校3年,1週5天,總是幾近斷聯,但理解沒消息就是好消息,反而能輕鬆一下。
在不可愛的家庭裡,她感覺自己情緒一直沒有被接住過。無人可以訴苦,悲傷無處流放,「我就是回到自己的角落哭,或是在學校哭。我記得在學校每天中午的時候,我就是自己走到一個角落,可能有樹可能有天空,然後就可以自己發呆一整個中午。」
走出低谷 償還負債
李明澐的電腦繪圖作業《自畫像》。他高職就讀美工科,但志向一再更改的他,畢業前,已再度將興趣轉移到日文學習。(廖芳珍提供)
家裡負債二百多萬元,去年開始,可以按月還5,000元,但經濟重擔始終在,姊姊考上東海大學,想到每學期都在貸款,大二上學期就休學,想幫家裡還債。那狀況也是「暫停自己的夢想讓弟弟去上課」的重演,而李明澐今年9月要去念大學了…
總是這樣,李明澐說想學燒玻璃,就讓他去念有相關科別的鶯歌高職;李明澐說想學打鐵,澐媽就想辦法幫他問打鐵師傅。李明澐也非沒有自覺,說:「這讓我很擔心也很困擾啊,因為一個人要做成一件事,都必須要堅持,但是我沒辦法。」說得很無奈,但就是無法違心。最新進度是他忽然對日文產生極大興趣,澐媽同樣找到老師,付錢讓他上課。
我問:「走到這一步,有沒有覺得終於可以放鬆一點了?」澐媽只說:「公立高職很便宜,就是突然覺得經濟可以喘氣了,沒有繼續累積負債,接下來就是開始還以前的負債。」我聽著,覺得她口中的債,其實是欠姊姊的親情債。

家人犧牲 理解感謝

也要讓李明澐學著賺錢了。趁著暑假,澐媽安排他打工,去她以過來人經驗幫助過的自閉兒媽媽家裡,陪伴孩子。面試這天,對方請他介紹一下自己家庭,他不甚順暢但也完整地說完了一整段,百分百誠實,但從他嘴裡說出,卻又是個可愛家庭模樣。他說:「我的家人是一家四口,有我父母以及一個姊姊和我自己。我是家族當中年紀最小的,而且還是特殊生。我也了解到我爸媽還有姊姊因為我所以沒辦法像平常的那樣過生活,而且也更痛苦,這是我比較抱歉的,不過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現在,我們比較能夠藉由以前的這些痛苦來讓我們自己成長,也比較能夠寬容,這是我很高興的,我很高興我家是這樣子的。」
高職畢業後,澐媽安排李明澐(左2)工讀,到朋友家陪伴自閉兒。他表示要把薪水存下來買遊戲主機。
可能這樣就夠了吧?他對家人為他做的一切犧牲都理解,就足夠讓不可愛的過程變得可愛,好像家人談到現在的他,說的也盡是「純真善良又可愛」了。他對著面試官自述,是個:「說話的時候不大按照規矩,所以難免會出槌,或是那個…一些反正就是不大一樣的話啦,希望(你們)能夠忍受…」
面試官聽後說:「不會,我覺得很開心,因為看到你講這麼多話我覺得很感動,因為你很努力,替你覺得好驕傲。」
我也有點驕傲,因為第4次碰面,明澐終於無預警地主動伸出手碰了我一下。我回過頭,還以為他要跟我補充什麼面試的感想,結果一切都是誤會,他只是工作結束,可以繼續打電動了,伸手對我說:「電動呢?」
而澐媽目擊了這一幕,忍不住笑了出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