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中美貨幣政策 冰與火之歌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居高不下的油價及已開打的貿易戰,美國通膨可能升溫。(東方IC)
居高不下的油價及已開打的貿易戰,美國通膨可能升溫。(東方IC)
貿易戰開打後一週,全球主要資本市場均以利空出盡解讀,不僅那斯達克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就連在貿易戰中屈居弱勢的中國股市也觸底反彈。然而,我在上週的專欄中提到,貿易戰充其量只是加速轉折的過程,真正的問題還是在貨幣緊縮。
美國6月的消費者物價,較去年同期上升2.9%,這是2012年2月以來最大上升幅度;核心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則為2.3%。而聯準會關注的美國5月核心PCE物價指數較去年上漲2%,這是6年來首次觸及聯準會2%的目標。
美國通膨可能持續升溫,最主要原因來自居高不下的油價,以及剛剛開打的貿易戰。
中國6月出口數據超乎預期,較去年同期成長11.3%,但如果仔細觀察數據就會發現,汽車及汽車底盤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106.67%,這很明顯是因應川普可能對汽車課徵關稅的提前拉貨效應。

關稅轉嫁 物價走高

如果貿易戰持續延燒,那麼當這些提前拉貨的庫存告罄,關稅很有可能進一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物價也會隨之上升。而物價持續攀升的結果就是,聯準會可能會加速升息的速度與幅度。
不過,相對於美國緊縮貨幣,中國則是出現了可能進一步寬鬆的訊號。
中國6月的信貸數據出爐,其中新增貸款為人民幣1.8兆元,雖然較去年同期明顯成長,但其中企業用於投資的中長期貸款卻減少。而6月的M2基礎貨幣年增率則為8%,再創歷史新低水準。
對於中國的中小型企業來說,他們沒有辦法到股票市場籌資,而透過銀行的間接金融,也很難像國企或大型企業一樣借到錢,過去透過銀行表外融資理財商品借錢的管道也被政府關停,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出現了今年的債券違約潮。
我們可以預見的是,中國政府很可能在接下來會調降存款準備金率或降息,希望透過寬鬆貨幣政策舒緩違約狀況。而這麼一來,相對於美國升息與強勢美元,人民幣的貶值之路可能要繼續走下去,新台幣與台股也會受到波及。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