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沒有鄧泰華聊不起來的話題,做美髮業35年,遇過的客人形形色色,閒聊交際他遊刃有餘,卻說自己有段時間非常自閉,「上學畫畫,放學回家也畫畫,3年時間都不太跟人家來往,應該是我排擠所有人。」當時他就讀復興美工雕塑科,所有時間只想為藝術燃燒。
【頭家的第一份工】借油裝熟突破心防 美髮教父逆向思考成頂尖業務

美髮教父鄧泰華兒時不愛讀書卻熱愛繪圖,念復興美工雕塑科時,沉浸雕刻的少年自閉多愁,不愛說話也沒有朋友,所有時間都只想為藝術燃燒。退伍後找工作,他才體認成人的世界充滿交際,不擅言詞的他逼自己做了份和個性最相反的工作-中古影印機業務。

但退伍後他發現,「你不跟人講話、接觸,你沒辦法生存的。」既然想改變,他選了一份和個性反差最大的工作-中古影印機業務。剛開始當然沒有業績,他硬著頭皮逼自己,「請教那些很油的業務,和他們借點油。」
首要課題,他得拉進自己與客戶的距離。資深業務的方法不外乎是,帶著他到商業大樓,躲過管理員,從最高樓層開始往下,逐層逐戶按門鈴介紹推銷,「通常按10家會被拒絕9家,第10家也不是接受你,只是對你笑一笑,如此而已。」1個月後,他仍然1台影印機也賣不掉,「這個方法很笨,每天拜訪2棟樓,1天就沒了,太耗時,一般人見到推銷員不講情分的。」
與其沒效率的面對面拜訪,他改成先以電話推銷,再面訪。打開工商電話簿,他心想,這方法多數人絕對試過,而且習慣從第一頁開始打,於是他逆向思考,「前面的住戶一定被打到很不耐煩,所以我就倒過來,從最後一頁開始打,效果非常好。」

「碰到牆壁就要轉彎嘛!」鄧泰華笑著拍手,連自己都佩服自己,「很多事情剛做,不是很有效果,不代表這件事不對,而是要做到一個深度。」以電話拉近距離,他會先問出對方的姓氏,面訪時更容易「裝熟」,「會跟他說,我曾經來拜訪你,但你不在,先讓對方有點愧疚感,但事實上我只打過電話而已,說謊是我很過不去的一件事。」
靠勤打電話、拜訪、裝熟3招,22歲他已做到頂尖業務員,高峰時月收入10萬元,心情卻越來越鬱悶。做了2年違心的業務員,鄧泰華想轉行,要與美感相關,又靠雙手操作,他選擇美髮業,原因實際且單純,「人都要剪頭髮,而且頭髮會一直長,又有很多變化。」骨子裡藝術魂沒熄火,他選擇跨進美髮業,過往工作經歷讓他懂得碰壁轉彎,美髮教父因此度過員工出走背叛的陰影,成功打造頂級美髮沙龍的地位。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