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髮教父番外篇】突破盲腸 這些剪髮觀念原來都是迷思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剪髮35年,美髮教父覺得沒有難剪的髮型,唯有沒頭髮才是最難剪的狀況。
剪髮35年,美髮教父覺得沒有難剪的髮型,唯有沒頭髮才是最難剪的狀況。
頭髮要乾剪還是濕剪?長髮一定剪比較久嗎?設計師的剪髮速度和質感有絕對相關嗎?美髮教父此次為大家突破盲腸,一一破解迷思。
採訪中途,鄧泰華因客人預約剪髮暫停訪問,他頻頻致歉,「等我15分鐘就好。」細心詢問客人習慣、需求,鄧泰華剪髮同時會耐心解釋,「這邊剪下去,上面就蓬起來。」也不忘稱讚客人:「你原本髮型就很好,但有些可愛的人不喜歡髮型太可愛,你會嗎?」談笑間,未及見刀落,已漫天髮雨。
鄧泰華心態輕鬆,一眼能觀察出客人條件,談笑間手起刀落,10分鐘便能剪完一顆頭,「越年輕,資歷越淺,花的時間就越久。」有些客人擔心剪髮速度是否會影響質感好壞,他不以為然,「剪不好的人剪1個小時也還是剪不好。」
是否頭髮越長,剪的時間越久?鄧泰華搖頭大笑,再度破解第二個迷思,「頭髮不是一根一根計量剪的,剪刀是不眨眼的,有時候頭髮少,觀察反而要更細微,更小心翼翼,處理他的頭髮支撐點要更細節,所以會花更多一點時間。頭髮多,支撐力大,反而剪刀的次數不用多。」
至於頭髮適合濕剪還是乾剪?鄧泰華回覆,90%的髮廊是濕剪,意即頭髮打濕後,分線拉直,以夾子分區並固定頭髮「一片一片這樣剪,這是剪髮的方法之一,就像削蘋果也有很多方法一樣。」
鄧泰華堅持乾剪,才能看清客人的頭髮條件與生長方向。
沒有好壞對錯,鄧泰華的乾剪路線也有自己的堅持,「頭髮濕的時候有重量,看不出它每一根堆疊的膨度,濕的時候又梳很整齊,也看不出這人原本頭髮條件生長的方向,所以剪的時候等於什麼都沒看到。於是頭髮吹乾之後,都會再剪,那為什麼不把第二個動作放到第一個來做就好。」不想遵循制式作法,美髮教父在技巧和制度上,皆能創造自我風格。
剪髮35年,美髮教父遇過難度最高的髮型嗎?「當然有!」早期技術不純熟,設計每個髮型都困難,技術上手後,「剪髮是要剪到這個人,剪到他的條件,而不是為你昨天練到的髮型而剪,慢慢地就不會覺得有任何難度。」又不忘說起冷笑話,「只有一種狀況難度會高,就是沒頭髮的人,有頭髮難度都不高。」玩笑開完,自己又笑得比任何人明朗。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