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專訪三】窮盡書生之力想報國  人生七十一開始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專訪過程中,蘇貞昌在引經據典的巧妙回答之間,陷入短暫的沉思。
專訪過程中,蘇貞昌在引經據典的巧妙回答之間,陷入短暫的沉思。
此次同意回鍋參選,非但不被看好,更被人質疑是替女兒蘇巧慧鋪路。若選輸了,有什麼打算?蘇貞昌沒有正面回應,只說:「文學創作要感情用事,其實政治才最感情用事啊,不然怎麼拋頭顱、灑熱血?當年美麗島事件,我們這幾個站出來的人,真是不要命了!踏上軍事法庭時,我們是收入優渥的律師,也是『囝細漢、某少年』,我們只不過想窮一個書生之力改變這個世界啊,但國民黨當權者哪容得下你如此?」
他說人生無非三個階段,第一是學習,第二是貢獻或展現,到了最後就是回饋,把一生能量和歷練回饋給大地人民,「我現在就在這個階段,所以我哪會在乎什麼成敗?又不是做生意。」
蘇貞昌就讀台大法律系時期,曾加入橄欖球校隊,練得一身健壯好體格。(蘇貞昌提供)
蘇貞昌出生在屏東縣,父親留學日本,後來當了縣政府基層公務員,母親是受日式師範教育的小學老師,他排行老二,上面有1個姊姊,下面有2個弟弟、1個妹妹。家裡孩子繁多又日漸成長,父親收入微薄,已夠清苦了,還把婚姻失敗的姑姑連同孩子一家7口接過來住,幾個榻榻米大的通鋪,睡14個人。
「媽媽為了貼補家計,養了幾頭豬,還在路邊種著養豬的菜。我最記得的是,媽媽一天下來已經又累又…那時我才高中,在讀書,她在洗衣服,那時候哪有什麼洗衣機,常常媽媽搓衣服的聲音停下來,就知道她打瞌睡了,我會叫一聲『阿母』,她就會『喔』,又開始搓。」

年逾古稀 淚憶雙親

聊起父母,他眼眶泛紅,忍不住眨呀眨的。母親高壽94歲,3年前病逝。父親則是在他擔任屏東縣長8個月時,心肌梗塞猝逝。
父親(右)在蘇貞昌(左)43歲那一年猝逝,可惜沒能看到蘇貞昌在政壇發光發熱的時刻。(蘇貞昌提供)
他瞇細了眼睛,回憶著,那是一個颱風天清晨,他正預備出門去海邊視察,父親拎來一件白夾克,囑他穿暖點。「我巡完已過中午,誤餐,所以帶那些主管在小餐館吃飯,心裡想著,今天沒回家陪爸爸吃中飯,怕他等我。吃完午餐,我在縣政府主持第一屆客家節,祕書遞來一張紙條:『令尊病危。』誰想得到!爸爸那麼硬朗,才76歲!」話沒說話,他聲音不自覺被削弱,剩下氣音。
聊起死亡,話題不覺間又繞回年齡。活到71歲,如何替自己下註腳呢?他不改機鋒說道:「人生70『一開始』!我每天都是第一天,每天也都是最後一天,所以有趣得很,也忙得很。你看電影《打不倒的勇者》,一開始是白人統治者在打橄欖球,黑人一直在踢足球,當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當上總統,他的執政黨決議廢掉白人支持的橄欖球隊,大家才能出一口氣,但他卻獨排眾議,還讓橄欖球隊到黑人社區去教小孩子打球,最後大家團結贏得勝利,那是個傳奇啊。」他深吸一口氣,內心有所覺悟般說:「那時候曼德拉幾歲?比我現在老很多!」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