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龍頭番外篇】泰國緬甸都有的牙科醫院 台灣年底才誕生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陳義聰歷經10多年努力,年底將率領集團在台北市內湖地區開設全台第一家牙科醫院,提供病患更完善的治療服務。
陳義聰歷經10多年努力,年底將率領集團在台北市內湖地區開設全台第一家牙科醫院,提供病患更完善的治療服務。
不比較不知道,台灣牙醫長期附屬在西醫體制下,不僅無專用開刀房、全身麻醉醫師,許多口腔系統急難重症患者,常得面臨在不同診所、專科醫院間疲於奔命,台灣牙科醫院設立進度,不僅嚴重落後日本128年,甚至還輸給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
為了讓病患得到最妥適照顧,德威國際口腔醫療體系創辦人陳義聰歷經10多年籌措,最終克服法規容額限制、人才招募等困難,今年底將在台北市內湖成立全台第一家牙科醫院,寫下牙醫史嶄新篇章。
「日本128年前就有牙科醫院,韓國、泰國、緬甸也都有,台灣早該有專屬牙科醫院。」陳義聰解釋現有牙科診所、醫院牙科部與牙科醫院的最大差異,「後者完全以牙科為主體,像是植牙治療,遇到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牙科醫院可聘請內分泌科醫師聯合會診,提供病人最縝密安全的醫療。」
根據衛福部訂定的口腔專科,其實包含根管治療、牙周病、補綴、牙體復形科等多種科目,但一般牙醫診所不會分這麼細,遇到急難雜誌患者,必要時只能轉診醫院牙科部,常導致患者在不同醫院診所與專科間疲於奔命。
自己的人才自己培養,德威每週舉行數次教育訓練,邀請海內外名師演講授課,並強制要求旗下醫護人員參加。
「牙科醫院不是他一個人的夢想,而是整個牙醫界的夢!」前台大醫院牙科部主任藍萬烘表示,早在1988年,自己的指導洪鈺卿就曾提出設立牙科醫院構想,最後卻遭市議會反對,多年來始終未能落實。
事實上除了市議會反對,設立牙科醫院難免會瓜分現有診所市場,部分反對力量甚至來自基層。德威國際口腔醫療體系之所以能拔得頭籌,率先成立全台第一家牙科醫院,陳義聰的堅持與執行力不容小覷,藍萬烘透露:「2005年我在一次醫學會議途中,聽陳醫師聊起,沒想到歷經10多年籌措,他真的做到了!」
德威集團強制規範旗下醫師接受在職教育,圖為醫師利用假日上齒模實作課程。
要申請成立牙科醫院,得先通過2個門檻,首先是每萬人口病床不能超過50床,台北市因醫院密度高,幾乎難有新增容額,德威送件時,市政府相關審核單位科長還要陳義聰別痴人做夢,他自嘲:「我臉皮很厚,反正死馬當活馬醫,拜託他幫我查一查,結果一查才發現內湖地區只有40幾床,符合設立容額規範。」其次還得通過台北市醫事審議委員會審核,為了促成此計畫,陳義聰每週都有開不完的會議,連消防法規、人才招募、儀器採購會議他皆親自參與規劃。
把醫療品質放第一,陳義聰(右)在巡視診所時,不時會和醫師討論交流病患狀況。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德威堅持醫護人員需接受再教育長達25年,陳義聰自豪地說:「我們除了會計人員不用,包括IT、數位工程師,人事應徵都必須接受牙科基礎教育,醫生、助理更是不用說,我把教育訓練徹底深化到每一個細胞,連人事主管都要到診所實習2個月,通過考試我才錄取。」長年在業界累積的口碑,如今也吸引台大、長庚等權威牙科醫師紛紛簽約,加入牙科醫院醫師陣容。
「我要做全世界最好牙科集團,就必須深化管理,否則很難跟世界競爭!」德威身為全台最大私人牙醫集團,陳義聰自許要當隻溫柔的獅子,「不要因為你很強大就去欺負弱小,反而更要去幫助別人,從善的理念出發,自然能集合有共識的夥伴。」
不以全台最大私人牙科集團自滿,陳義聰克服重重關卡,積極催生牙科醫院,展現過人毅力與執行力。
「A dream you dream alone is only a dream.A dream we dream together is reality. (一個人做的夢,就只能是個夢;一群人懷著同一個夢想,便是真實)」陳義聰引述小野洋子的創作自勉,在披荊斬棘的道路上,有為者亦若是。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