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股災,讓全球股市倒一片,不過,退潮後卻能見真章。統計今年截至11月中資料,MSCI世界醫療指數及S&P500醫療保健指數,漲幅分別達8.67%及12.76%,對照表現尚稱穩健的S&P500指數漲幅僅4.98%,可看出生技醫療族群確實狂。
【布局防禦資產】生技醫療基金表現有多靚? 一張表格告訴你

全球股市大震盪,許多族群表現今年來報酬被打入負數,不過,綜觀美國S&P500十大產業類別表現,醫療保健指數漲幅高達12.7%,不但領先各大產業,傲視群雄,更優於S&P500指數2倍之多,使生技醫療族群成為不少投資人寵兒。
外商銀資深財富管理專員詹先生表示,今年10月美股遭逢2次大幅度修正,當時就有特定投資人大筆敲進生技相關基金,但整體來說,生技基金詢問度不算高,平均5個客戶中只有2個有興趣,「不過,最近美國期中選舉結束,詢問度明顯增加。」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隨政策變動風險降溫,醫療類股漲勢十足,11月以來,MSCI世界醫療指數上漲逾4%、超越S&P500指數,至於今年來備受藥價政策影響的那斯達克生技指數,11月以來也上漲3.4%領先大盤,顯見在政策風險大幅降低的情況下,生技股股價本益比將被重新評價。

進一步觀察全球資金流向,今年下半年熱錢開始偏好生技醫療類股,不僅共同基金自今年6月以來週週加碼,醫療保健ETF也從下半年起維持資金淨流入,甚至在10月第2週創下2017年6月以來單週最大淨流入金額逾8千萬美元,這也使得相關基金近半年表現亮眼,平均都有逾10%以上報酬。
觀察基本面,生技股股價當前處於低檔水位,距2015年高點尚有2成的折價空間,另外,根據美國投資機構數據,目前標普500生技指數(大型生技股)預估本益比12.56倍,仍在長期均值15.55倍之下,評價持續低估。
江宜虔表示,美國期中選舉落幕,兩黨分治國會確立,將大幅降低醫療政策變動風險,「由於美國醫療體系龐大而複雜,全民健保政策實施難度高,預期將依循現有的醫療政策藍圖,施行藥價相關政策。」法令環境變化風險降低,是有利於醫療產業持續發展的一大利多。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