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雄曾想讀復興美工,但遭爸爸阻止,因為傾慕男性長輩,透過聊天在食堂中結識一群廣告人,因此在大學期間進入廣告公司當工讀生,一步步實現自己的賺錢夢想。做廣告,必然擅於製造一個美好影像,怎麼沒想要掩蓋自己的背景?王俊雄說,廣告是透過各種方式,以假的塑造,來傳達一個真實的世界,以及感動。也因此書寫時,「有機會說真話,當然要說真話。」
【家夢已遠之三】談雙親愛恨交雜 他選擇為2個兒子活下去

生命中沒有父愛,王俊雄試圖從身邊的長輩,尋找自己需要的部分。19歲想到泡沫紅茶店打工,老闆認為他是不良少年,背景不單純,將他介紹給隔壁的日式食堂老闆,「我覺得他很愛我,他很傳統,姓簡,我都叫他頭家。」老闆認為他因為窮所以沒自信,告訴他要學會存錢在身上,讓他記在心裡,也在他出車禍時,心急地在醫院找到他,讓王俊雄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懷的。
他說書寫並非能化解痛苦,因為它始終存在,「我25歲遇到的痛苦,可能會勾起我13歲遇到的痛苦,我一開始寫文案都寫不過,那時候超痛苦,你知道怎麼撐過去的?我只要想到我媽自殺的時候,我就覺得寫不出文案沒什麼了。我32歲回來想自殺的時候,小時候那些龐大的記憶,支持我度過痛苦。」
愛恨纏 要為孩子活著
真話,不會讓痛苦消失,和解也未必會發生,因此有恨。「我恨透這個沒有辦法摘除的身分…但我自己沒有多好,我恨我自己。」他恨自己沒出生在一個正常家庭、恨爸爸沒有給予父愛、恨媽媽自殺讓自己有陰影、恨小時候被爸媽打到流血滿身傷、恨媽媽不離婚跟著爸爸一起吸毒。也講弟弟壞話,說弟弟沒有他聰明。恨之後是誇耀,誇耀自己的聰明有能力,能夠賺大錢給家裡,但又恨自己生病住院,沒能賺錢的時候,家人卻還是要他拿錢出來,承擔他過去答應的照顧責任。

訪談過程中,他時而情緒湧起,言語銳利如玻璃碎片。但恨裡未嘗沒有愛。「其實我媽媽很疼我們,她是個好媽媽。我媽媽是被我爸爸拖累的,她一直努力把家維持在平衡的點上。」而爸爸背負家族興衰成敗,經營黑道事業無非是希望整個家族興旺,「其實我爸不是個壞人,他只是一直追求一種很奇怪的勝利,人生就消耗在這事情上,就是想要風光。」
愛的,還有弟弟。「我弟比我還辛苦,他還沒有過足夠平穩的日子,就已經開始跟我一起去面臨那些動盪與不安,我弟是個很單純的人,很好的人。」更愛的,是2個兒子。儘管8年前離婚,但在10年前打算自殺的夜晚,他聽牧師禱告,禱告詞裡提醒他是個父親,讓他知道不能像自己的父親一樣,而是要為孩子活著。
凌晨3點,恆春半島仍飄著細雨,王俊雄看著天空說:「超可惜的,如果沒有下雨,整個天空都是星星,超美的,美到爆炸。」凌晨4點,像是有神聽見他的願望,雨停了,雲散了,一顆顆星星冒了出來,讓我想起王俊雄充滿淚光的眼睛。
- 鏡週刊關心您:珍惜生命拒絕毒品,健康無價不容毒噬。遠離家庭暴力,可通報全國保護專線113
-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 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 生命線:1995
- 張老師專線:1980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