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骨熬出奶色濃湯 這家牛肉麵紅到日本人求他出泡麵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清燉牛肉麵」選用每頭牛僅能做7份的牛腱心,即便搭粗麵,鮮甜湯頭也很有存在感。(160元/小碗)
「清燉牛肉麵」選用每頭牛僅能做7份的牛腱心,即便搭粗麵,鮮甜湯頭也很有存在感。(160元/小碗)
曾在台北牛肉麵節盲測組奪得紅燒、清燉雙料冠軍的「神仙牛肉麵」,去年從雙連站移駕南京復興站,店面裝潢也從LOCAL風改走工業風,還與茶飲品牌「GTD」異業結盟,在大啖川味牛肉麵之餘,還能來杯最近很夯的黑糖珍珠鮮奶。
不僅在地粉絲多,連日本老字號廠商「丸大食品」都特地來取經,神仙牛肉麵成了第一碗被做成泡麵進軍日本的台灣牛肉麵。老闆劉任鐏說,「因為以前開在中山北路,日本商務觀光客多,口耳相傳之下,食品商就來問能不能授權讓他們做泡麵。」
「天官四福麵」份量頗大,食量小的女生可能要合作才能吃完。(320元/碗)
令日本人著迷的紅湯還分成川味和紅燒2種,招牌川味湯頭是劉任鐏師承桃源街老師傅的傳統口味,色澤雖濃豔,卻香而不辣,彰顯牛肉本身的香甜;紅燒湯頭來自飯店系統的傳授,紅黑豆瓣醬堆疊出濃厚醬香,適合喜好重口味的人。
「我最大的目標,是每天都可以維持至少85分。」開店10年,劉任鐏還是每天早上在灶前揮汗盯湯,簡直像日本的拉麵職人。「因為食材都是天然的,同一批可能有的甜有的不甜,要視情況調整。」
「紹興香醉雞」酒香十足,是輕奢版小菜。(140元/份)
把自己逼得這麼緊有原因,他曾在進修時發現食品界不能說的祕密,「小吃都是一鍋湯滾整天,但裡面有那麼多種食材,味道一定會受影響,就是要靠化學的東西。」不願向添加物妥協,他乾脆把湯底分成2塊,基礎湯底只用本來就要久熬的牛大骨加水,另外熬一鍋加了番茄、洋蔥、蘋果、紅白蘿蔔的蔬菜清湯,兩湯勾兌,再加上自製的濃汁調味。
劉任鐏(右)本來從事貿易業,因緣際會下得到父執輩的牛肉麵祕方,如今和姊姊(左)同心經營。
這兒的肉品統一選用澳洲牛,在得宜的處理下,膠質滑糯適口,肉質未顯卡牙的柴,頗能彰顯草飼牛耐燉、富肉香的優點。我個人頗欣賞「清燉牛肉麵」,以燉成奶色的牛骨湯為底,再挹注天然蔬果的清香甜美,少了重口味的掩護,反而更能品出湯頭的實力。
除了黑糖珍珠鮮奶,「GTD」也有抹茶拿鐵、漸層果汁等網紅飲料(左起60元、130元、70元/杯)。
無論紅湯白湯,搭配店家推薦的粗捲拉麵都頗平衡,不會有麵輸湯、湯輸麵的問題。店家也提供兩種特製辣醬,要幫紅燒錦上添花,或是開發清燉的另一種面貌都行。至於時間有限,想一次封頂的人,「天官四福麵」能一次嘗到牛肚、牛筋、牛腱、牛肋條四大天王,搭的又是招牌的川味湯,最沒遺憾。
店內也設有手搖茶飲的點餐窗口,不用走出門就能來一杯解解渴。

神仙牛肉麵

  •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322號
  • 電話:02-2546-8258
  • 營業時間:11:00~22:00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