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挑好股5】懊惱收入不如同學 為趕進度身價千萬的他月花1萬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建中、台大畢業的學霸丁彥鈞,一度懊惱收入不如同學。(丁彥鈞提供)
建中、台大畢業的學霸丁彥鈞,一度懊惱收入不如同學。(丁彥鈞提供)
頂著建中光環,台大會計、財金雙主修畢業,學霸丁彥鈞甚至只花1年半就拿到台大財金所碩士學位,並且早早拿到會計師執照,不過這位學霸卻曾經因自己的收入不如同學備感挫折,之後他悟透評估價值股的方法,靠著簡單一張表,趕進度又存又賺,33歲拚出1400萬元身價。
「我的好勝心很強,功課要拚第一,就連玩遊戲也要拿第一,別人覺得這只是遊戲何必那麼認真,可是我就是很在意輸贏。」學霸丁彥鈞一路從建中讀到台大,學校課業從不曾讓媽媽傷過腦筋。
因為大學讀的是會計、財金雙主修,丁媽媽說:「彥鈞大二修完投資學,我就給了他一筆50萬元,讓他進股市投資,我也很驚訝他自己又存又賺,已經累積到1400多萬元,現在分析起股票頭頭是道,感覺好像家裡有個巴菲特!」她笑說,拿股神形容兒子是玩笑話,不過,自從上回丁彥鈞仔細分析完中信金,媽媽試單小賺後,很是肯定兒子挑選價值股的方式。
丁彥鈞歸納指出,好股有3個條件,1是成長性要高,2是風險要低,3是本益比要低。「成長性包括營收和獲利都要持續成長,風險則要考慮這家公司的負債比率高不高,公司有沒有穩定發放現金股利,而本益比則是決定個股有沒有買貴的關鍵。」他透露自己評估個股本益比的方式是,會將所有上市櫃公司的本益比依序排名,從中找出最被低估的個股,只要不買貴,自然就提高賺錢的機率。
即使投資小有成績,丁彥鈞每月支出仍控制在1萬元,搭公車、坐捷運都靠吃到飽月票。
採訪時丁媽媽補充談到,「我唯一擔心他太過節省,就連我偶爾跟同事搭計程車,他都會過問車資是誰付的。不過我也沒料到,他現在鑽研投資竟是受到同學刺激。」原來,丁彥鈞的建中同學不少人晉升高收入的律師、醫師,反觀有段時間,他上班工時長,收入卻不如他們,讓丁彥鈞很是懊惱,為了多賺錢,他甚至兼起7份家教,「但認真研究投資後,發現投資很適合我嚴謹的個性,而投資就是我現在增加收入的方式,這條路我會繼續走下去。」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