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美國經濟外強中乾 風險意識應升高會員專區財經理財美國第1季庫存增幅爲2015年來最大。部分庫存增加的原因為需求低,汽車行業是其一。(東方IC)文 王伯達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9.04.30 06:01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經濟油價石油達觀股市美國中美貿易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多國走弱 出口不樂觀去年走勢 重啟新循環美國上週公布第1季經濟成長率為3.2%,遠優於預期的2.3%。總體數據看來相當亮眼,但就如同我在上週所分析的中國經濟一樣,問題藏在細節裡。多國走弱 出口不樂觀第1季對美國經濟做出最多貢獻的是出口與庫存。其中,出口的部分可能無法在第2季延續下去。由於全世界多數國家經濟都持續走弱,例如韓國第1季經濟已經出現衰退,其他如澳洲、德國、加拿大與日本等國的數據也不盡理想。此外,在新興市場方面,包括去年出現問題的土耳其與阿根廷,近期又有死灰復燃的現象。阿根廷披索兌美元在近期再度創下歷史新低水準。庫存方面,美國第1季庫存增加了320億美元,除了是2015年以來增加金額最多的一季之外,庫存金額也是連續第3季增加。這些庫存是從哪來的?目前還眾說紛紜,因為從美國國內生產,或是從第1季的進口數據來看,都找不出完全合理的解釋。但如果這些鉅額庫存真實存在,我們對於美國第2季的經濟成長可能就要更為謹慎。因為美國第1季的消費支出僅成長1.2%,耐用品支出更是下降了5.3%。另外,在企業投資部分也出現放緩。快速累積的庫存,可能會成為接下來經濟成長的壓力。所以,即便第1季經濟成長率高達3.2%,但從結構來看,我認為這樣的成長恐怕無法延續,我們應做好美國經濟接下來可能放緩的準備。去年走勢 重啟新循環如果你對去年的整體走勢還有印象的話,應該還記得,從去年初的美中貿易談判開始,接下來則是新興市場出現了連環爆,油價也在美國對伊朗開啟經濟制裁後一路攀高。在前3季還能夠倖免於難的就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如美國、台灣、南韓等。然而,這些國家最終也沒能置身事外,到了10月開始出現連續性下跌,直到今年初才止住跌勢,並在近期重返高點。而現在似乎又要從新興市場開始,重啟另一輪的循環,在股市還處在相對高檔的現在,應提高風險意識。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