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房地產行業恐難撐起中國經濟會員專區財經理財中國第1季經濟走勢趨穩,很大部份是因為房地產。但房地產增速恐無法持續,投資人要特別小心。(東方IC)文 王伯達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9.04.23 06:0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建設房地產中國達觀股市建案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銷售與開工面積 出現脫鉤為控制現金流量 延後完工中國公布第1季經濟成長率為6.4%,優於預期的6.3%,因此在上週的政治局會議中,出現了第1季經濟運行平穩、好於預期、開局良好等用詞。而中國人民銀行在第1季例行會議中,則是沒有再出現「加大逆週期調節的力度」,反而提到「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銷售與開工面積 出現脫鉤綜合來看,中國政府似乎認為最糟的情況已經過去了。然而,現實狀況恐怕沒有這麼樂觀。如果從中國第1季分項數據來看,成長速度較去年全年更快的只有房地產跟基礎建設,其他如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製造業投資與出口數據,均較去年落後。也就是說,中國第1季經濟走勢趨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房地產。然而,房地產後續增速恐怕無法持續下去。今年第1季,中國商品房銷售面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0.9%,但新屋開工面積卻較去年同期成長了11.9%。這是一個相當特殊的現象,因為就過去的經驗來看,這兩者往往會出現同向變化,但自去年初開始卻出現了脫鉤。另一個出現分歧走勢的,就是竣工面積了,今年第1季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0.8%。就過去經驗,這項數據與新屋開工是不會出現太大落差的,但從2017年第1季開始,兩者的落差越來越大。為控制現金流量 延後完工綜合這樣的數據來看,我認為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可能正在去化土地存量。他們只要讓建案開工,達到可以預售的狀態就可以開始預售、回收資金,然後盡可能的延後完工,這麼一來就可以控制自身的現金流量與財務狀況。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新屋開工與竣工數據會背道而馳。然而這樣的變化仍有其極限。就過去經驗來看,中國前100大城市土地交易面積會領先新屋開工約3~4個月,而前項數據在去年10月卻開始滑落,這意味著新屋開工數據可能無力持續反彈,看來房地產行業在接下來恐怕難以擔任撐起中國經濟的任務。相較於中國政府的樂觀,投資人不應該有太高的期待。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