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出人意表的鴿派訊息,對於資本市場來說似乎看不出什麼提振效力,反而是留下了更多的懷疑。畢竟,若經濟真如鮑威爾所說的那麼正面,為什麼今年的預期升息次數會降為0次呢?
【達觀股市】美債殖利率曲線 12年來首次倒掛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上週的利率會議中釋放了鴿派訊息。除了結束縮表的期限,由原本的年末提前到9月底之外,原本預期今年至少會升息1次,也調整為今年可能完全不升息。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懷疑,以及聯準會的鴿派訊息,所以利率會議後,10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度下滑,並縮小了與3個月國庫券殖利率間的利差。
而到了上週五,美國與德國雙雙公布了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德國的數據創下自2012年以來的新低水準,美國則是創下近21個月的低點。
倒掛後約一年 景氣衰退
這樣的數據坐實了市場的懷疑,美國股市大跌,資金湧入美債避險。最終在收盤時,10年期公債殖利率低於3個月期國庫券殖利率,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出現了近12年來的首次倒掛。
過去30年間,美國共出現3次殖利率曲線倒掛,然後,沒有一次例外的,在接下來的1年左右都出現了景氣衰退。此外,資本市場也將會出現大幅度修正,以台股來說,跌幅幾乎都在60%以上。
然而,我們無法確定的是,資本市場什麼時候會開始反應景氣趨緩的事實。
以2000年為例,殖利率曲線是在當年4月出現倒掛,但股市卻是一路在高檔盤整,直到9月才啟動下跌段,S&P 500指數連跌了2年,修正幅度為48%。
而若以2006年來看,殖利率曲線是在當年1月出現倒掛,但股市卻又繼續漲了1年多,漲幅約18%。之後才啟動下跌段,S&P 500指數連跌了1年多,修正幅度為55%。
所以,以目前的狀況來看,我們應該要謹慎,但不需要恐慌。
我們可以做的,或許是控制資金水位,並做好相關部位避險,例如台灣也有美國公債相關ETF,或許是在殖利率下行的過程中,可以考慮的避險部位。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