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竹如和太太都很重視小孩的教育,所以在選擇居住區域時,會優先考量學區問題。像是為了能讓兒女就讀復興幼兒園,他們看上60多坪、總價500萬元的仁愛首都大廈預售屋。「附近有醫院,生活機能好,他每天要去電視台上班也不遠。」因此即使當時手上沒有那麼多錢,夫妻倆也是以買預售屋的方式,邊等大樓蓋好,邊領薪水慢慢付。
【台灣首位主播買房經3】聽某嘴大富貴 盛竹如3心法買上億豪宅

認為「買房就是存錢」的盛竹如,前前後後總共買過5間房子,不過,其中大部分得歸功於賢內助盛太太。「他當年工作很忙,像是我生女兒的時候,他要處理中美斷交的新聞不能來醫院。最後我是自己辦好出院手續,抱著小孩回家。」盛太太說,所有換房的事,都是她一手包辦,親自跑遍預售屋看房,因此歸結出一套自己的看房心法。
而隨著兒女漸長,盛太太又四處打聽風評好、升學率佳的國中,這次是相中大安國中,因此孟母三遷地再搬進東帝士花園廣場。
再來,由於盛竹如的工作特性,因此偏好選擇鄰近電視台的房子。他的第一間單身公寓就在台視附近,「那時我很歡迎大家來玩,下班後家裡就變成記者俱樂部,魯直、田文仲等演員也會來,大夥一起打麻將、推牌九跟吃宵夜。」其後盛竹如的房產也都以工作地點為中心,挑選具有地利之便的物件。

當盛竹如和太太結婚生子後,2人搬到國父紀念館周邊,買下60多坪的浩然大廈居住。「但住了一陣子後,國聯飯店就在旁邊蓋起來了,我覺得之後這邊交通一定會大打結、車位也更難找。」顧及生活品質及交通問題,盛太太因此決定換屋。
「我先生喜歡住高樓層,所以我挑房子的時候,最重視望出去的視野。」盛太太說,比起面對平房的屋頂,她更喜歡朝著大馬路或綠地的方向;且因為是買預售屋,還會特別確認和相鄰大樓間的棟距,希望即使住在市中心,也不會太有壓迫感。
格局方面,盛太太一定會挑選方正的房型,並注意浴室是否開窗通風,及有無暗房,「我們希望房子能有陽光灑進來,雙面採光的設計是起碼的選擇。」而對於空間配置,盛太太會希望前陽台及廚房的坪數大一些,「因為我先生喜歡種花,他常坐在陽台修剪花草;我自己則是每天都會下廚,所以特別重視這2個空間。」
盛竹如買屋歷程
第一間
- 年代:1964年(1967年半賣半送給魯直)
- 地點:松山區八德路,台視附近
- 類型:20多坪公寓預售屋
- 總價:5至8萬元左右
- 盛竹如當時薪資:擔任記者主播,月薪2,300元
第二間
- 年代:1967年
- 地點:民生社區九龍大廈
- 類型:20多坪華廈預售屋,三房兩廳
- 總價:10萬元左右
- 家庭狀況:與妻子結婚,兒子出生
第三間
- 年代:1970年(1977年以585萬元賣出)
- 地點:浩然大廈
- 類型:60多坪華廈
- 總價:285萬元左右
第四間
- 年代:1980年(1989年以1,400萬元賣出)
- 地點:仁愛首都大廈
- 類型:60多坪華廈預售屋
- 總價:500多萬元
- 盛竹如當時薪資:主持《強棒出擊》,月薪約50萬元
第五間-現在住所
- 年代:1986年
- 地點:東帝士花園廣場
- 類型:120坪樓中樓預售屋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