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已經回不去了,但唱著歌,跳著舞,可以讓他們想像逝去的親人就在身邊,想像在小林村裡的圓形廣場正舉辦「夜祭」牽舞祭典。過去,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是「開向」,表示可以開始打獵,請太祖保佑今年風調雨順,三月十五是「禁向」,禁止打獵。71歲的羅潘春美阿嬤就說:「小時候阿嬤帶我們去拜太祖,我們跟著老人家跳,唱著『哦~啊~嘿~』,古早時候經濟差,就用鍋蓋敲敲打打,讓氣氛熱鬧。」
【八八風災10週年番外篇】反覆夢見父母不想醒來 「只有在夢裡才能跟家人在一起」
舞台上,身著紫色傳統服飾的小林村人唱著大武壠族(平埔族的一支,小林村人多數是大武壠族)傳統古調,手拉手踩著重複的4步舞蹈團員從5歲小朋友到71歲阿嬤都有。八八風災後,小林村人開始重新尋找自己遺失的傳統,38歲的團長王民亮說:「風災把文化也帶走。我們走了8年,才累積這10首歌,古謠一開始拿到的是文獻資料,我們找老師一個一個字對發音,再翻成注音,一首古謠復正要2、3個月,再到站上舞台唱出來,一首歌至少要半年。」今年,大滿舞團的專輯《回家跳舞》入圍第30屆傳統藝術金曲獎最佳專輯,受到肯定。
傳統復正,仰賴的是年輕人返鄉打拚。王民亮是小林村人,大學畢業後本來在台北藥局當門市人員,風災讓他失去阿公、父母。「我爸50多歲,因為開刀無法賺錢,只剩我媽去採茶,一天賺800、1000,很早出門,5、6點回到村子,她一個人要養爸爸、阿公。我想說在台北多賺點錢給家人改善生活,風災之後,這個重心就不見了。」
貧窮的鄉下生活支撐他在台北打拚,但薪水不豐厚,一個月只能寄給家裡5000元。風災前幾個禮拜,父親坐骨神經開刀,但連1000元醫藥費都付不出來。「我跟朋友借1000塊,轉帳給他,但我不知道轉帳沒有成功,媽媽到醫院發現沒錢結帳,又打電話給我,我才又趕快處理,以前生活真的很辛苦。」沒想到,那成為他最後一次跟父親的接觸。風災後,他只找到父親的上半身。
小時候在小林村,王民亮只覺得無憂無慮,也打算退休後要回鄉生活,卻因為風災整個幻滅。「風災帶走的是整個記憶、生活環境、跟家人相處的細節,我們不知道家會不見。會覺得恐慌緊張,以後要怎麼辦?也會質疑,為什麼是我要承受?」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