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入口鑽出金5】牙界就像武林 他自創門派比武歐美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鄭鴻君要求2子加入行銷團隊,長子鄭育淵現擔任市場行銷總監。
鄭鴻君要求2子加入行銷團隊,長子鄭育淵現擔任市場行銷總監。
身為國內人工牙材龍頭廠,鴻君科技看似有競爭優勢,但臨床上有牙醫師認為:「比起歐美大廠累積40、50年歷史,台灣人工牙根上市時間短,缺乏長時間臨床數據佐證,基於保險起見,我不會輕易更換,何況每家廠牌的器械鑽頭都不一樣,要整套換掉也是成本,還有操作熟悉度問題。」
儘管困難重重,但鄭鴻君不氣餒,他總是鼓勵研發團隊:「一定要有好的產品去誘惑醫師,除了牙材,周邊器械輔具也要一併改善,否則如何讓他們正眼看你?」
初期,鄭鴻君只管生產,產品則交由經銷商推廣,但牙醫界就像武林,有少林、武當門派,「有的醫師喜歡、也有醫師怎麼用都不習慣,我曾因太過在乎,聽到醫師嫌刀具太銳利,怕不小心會切到神經,嚇得馬上回來改,哪知是這只是少數醫師的看法,反而流失原本七成的接受度。」
為更了解牙醫師需求,鄭鴻君(右)曾到牙醫診所當學徒,產品問市後也不吝聽取牙醫師建議修改精進,盼獲得更大認同與信任。
為更精準蒐集使用者意見,鄭鴻君6年前要求2子加入行銷團隊,長子負責海外業務、次子負責國內推廣,2016年起國內市場不再由經銷商操盤。
擔任市場行銷總監的長子鄭育淵表示:「業務不能只是銷售產品,在醫療與臨床專業知識上要很強,現在資訊這麼發達,遇到問題第一次不會,就查國內外臨床文獻,或向牙醫學會請教,唯有做到能幫牙醫師解答疑惑,才能讓他們越來越依賴你。」
要讓牙醫師在植牙過程中操作更順手,器械輔具也很重要,圖為鴻君自行開發手術套件。
為了拓展台灣市占,鄭鴻君在北中南舉辦學術研討會、植牙技術交流會,也開放牙醫師報名訪廠,盼取得更多牙醫師認同。京湛牙醫診所院長周浩暉指出:「歐美品牌是以外國人做人體實驗,西方人與亞洲人的齒顎結構落差不小,以上顎後齒植牙為例,台灣患者常見牙床骨頭不足,植體從設計就必須調整,才能提高成功率,我看過鴻君的製程與工廠環境,不輸國外大廠。」
為打開外銷市場,鴻君科技持續在海外參展,讓更多國家代理商接受MIT人工牙根。(鴻君集團提供)
聽聞周浩暉的評價,技術底出身、事事要求完美的鄭鴻君,故作搞笑地搔搔耳朵稱:「國外品牌經銷商光要反映醫師意見到總部,都非常不容易,但我不一樣,牙醫界隨時找得到我,如果東西不好,一直在我耳邊唸唸唸,我哪裡受得了?」
鄭鴻君是國內第一家全製程人工牙材製造商。
「人家說十年磨一劍,或許適用在傳產,但牙材要花2倍、3倍時間,我只是初段班,還要持續努力。」真金不怕火煉,鄭鴻君堅信天助自助者,其餘則交給時間來證明。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