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鑽出金番外篇】2子推業務慘遭牙醫師洗臉 拒靠爸免被「去角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鴻君科技身為國內第一家全製程人工牙材製造商,鄭鴻君(右)6年前要求2子加入行銷團隊,長子鄭育淵(左)目前負責海外業務為主。
鴻君科技身為國內第一家全製程人工牙材製造商,鄭鴻君(右)6年前要求2子加入行銷團隊,長子鄭育淵(左)目前負責海外業務為主。
鴻君科技身為國內第一家全製程人工牙材製造商,早年靠經銷商協助推廣市場,為了更精準蒐集使用者意見,鄭鴻君6年前要求2子加入行銷團隊,長子鄭育淵負責海外業務、次子鄭宇涵負責國內推廣,2016年起連國內市場不再由經銷商操盤。
2子非牙醫科班出身,跑業務過程中難免挫折重重,鄭育淵自嘲:「常被牙醫師洗臉,也不可能跟爸爸取暖,只會再被洗一次去角質,頂多跟弟弟吐苦水互相鼓勵,我個性不喜歡囉嗦,嫌悶、嫌煩那就不要做最快呀!還是得自己調適心情。」鄭鴻君不惑之年再創業的精神,也成為2子自我砥礪的最佳榜樣。
有關海外市場布局,鄭育淵表示,目前已銷售至東歐、東南亞、日本等10國,明年將新增菲律賓、印尼、土耳其等4國,「醫療產業不像一般生活用品可以快速布達,前期可能非常少量,等醫師使用習慣上手、累積更多使用口碑後,才能慢慢成長,海外還牽扯到取得認證,短則半年長則3年。」
鄭育淵直言,人工牙根在銷售上遇到的最大難題在於「我是賣給醫師,但說好與壞的又是病患,醫生又會影響到患者的使用選擇,是一個很妙的三角關係。」因銷售對象是具備專業的醫師族群,鴻君科技的業務團隊須同時具備銷售業務、醫材業務與臨床業務3方知識。
為打開外銷市場,鄭育淵(左2)率領鴻君科技持續在海外參展,讓更多國家代理商接受MIT人工牙根。(鴻君集團提供)
「我不像一般房仲、車商業務,只要價格夠漂亮,能講到消費者心理的點就很好推銷,今天我們面對的是專業醫師,如果說得比他更專業,他會覺得你在挑戰他,但如果太淺,他又覺得你搭不上線。」冗長的訓練撞牆期,使鴻君科技業務團隊陣亡率高居不下。
鄭育淵聳聳肩稱:「專業牙醫師從學生到出師至少7年,我們的業務要怎麼在短時間內能和醫師對談?換個角度思考,假設你今天很專業,你自然不願意跟搭不上線的人聊天,你連聊天都聊不上,又要怎麼做生意呢?台灣的業務還是強在業務端,但是在醫療專業這一塊還是缺乏的,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習。」
要讓牙醫師在植牙過程中操作更順手,器械輔具也很重要,圖為鴻君自行開發手術套件。
兄弟倆把父親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視為榜樣,「現在資訊這麼發達,遇到問題第一次不會,就查國內外臨床文獻,或向牙醫學會請教,唯有做到能幫牙醫師解答疑惑,才能讓他們越來越依賴你。」每當遇到挫折,鄭育淵總是這樣自我勉勵。
鄭育淵自嘲:「剛開始接觸這領域,常被牙醫師洗臉,也不可能跟爸爸取暖,只會再被洗(臉)一次、去角質。」男子漢大丈夫,回到家兄弟倆頂多相互吐苦水、彼此鼓勵,「要做就勇敢一點!我這人不喜歡囉哩囉嗦,自己心情要調適好,嫌悶嫌煩那就不要做最快呀!」間接培養高抗壓性。
鄭鴻君(右)與鄭育淵(左)父子共事,偶爾雖有意見不同步,但目標都是為了讓公司更上一層樓。
兄弟倆的努力鄭鴻君看在眼裡,他強調:「幾年後兄弟再互換,我會盯業績,但人工牙根需要長時間累積數據、布局市場,我也知道不會這麼快有結果,常問只會搞得他們壓力很大,我自己也覺得很煩。」父子三人都得學習放得下、看得遠,終究是親骨肉,他沒轍地說:「他們2兄弟說自己已經很用心,我就不敢接話了,總不能逼死一條英雄好漢。」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