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美國不僅將進行總統大選,同時眾議院及參議院也會改選。看似遙遠,但其實有許多州早在2月就開始初選,加州、德州等15個州在3月3日的初選,甚至被譽為超級星期二,可見選舉對美國、乃至全球政經的影響是整年度的。
【基金講堂】聯準會加川普雙重支撐 美股還很誘人

2020對台灣投資人來說,最重要的主軸就是大選。除了台灣選舉最早落幕,因應選舉結果需展開台股新一輪布局,更重要的是幾乎貫穿全年的美國總統大選。
川普作為現任美國總統,擁有最多的行政資源,又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很懂得在各項政策與發言上,為自己的選情加分,例如川普去年公開替Apple打抱不平,隨後就在12月初喊停加徵關稅,給了零售市場一個大紅包。
去年美國耶誕消費打敗感恩節,成為全年消費力最高的節日,且12月消費預估成長4.2%,也比過去5年均值的3.7%高出一大截,商界肯定喜歡川普。
1月15日美中將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除了降低貿易戰的系統性風險外,民主黨的初選辯論也會失去一個強力攻擊川普的施力點,再加上美伊衝突迅速地升高與降溫,這些都是川普的政治鋪局,獲利的是市場和他自己。
金融消費類 大選受惠
股市也喜歡川普,因為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在乎股市的總統,除了貿易戰議題外,股市就是他最大的政績。
目前S&P500指數的動態本益比是17.5倍,而川普就任之後,美股幾次動態本益比衝高到約18.4倍就會拉回,看似空間有限,但如果企業獲利成長持續,美股的空間就會進一步拉大。根據Bloomberg預估,今年美國企業獲利成長接近10%,依此換算本益比到達18.4倍有將近17%的空間,還是相當誘人。
我個人認為,川普在挾著龐大行政資源的優勢下,連任機會高,而共和黨一向親商,也支持市場競爭,所以金融類股、消費產業、生技類股及今年有5G題材爆發的通訊類股,都可視為大選年受惠股。
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技與通訊類股過往的波動大,且獲利成長受制於新藥研發或5G執照權利金等天價契約,表現不會太好,是高預期、高成長但也高風險的投資。
不知該選什麼的投資人,就選擇大盤型的ETF,依照川普的個性,今年他絕對不會讓股市有太多回檔的空間和時間,而且聯準會和川普的配合也越來越有默契。Fed加Trump的雙重支撐,是我看好美股的最佳保證。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