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保守應對毋恐慌 增持美債和黃金會員專區財經理財韓國確診案例激增,股匯市因此出現重挫。(達志影像)文 王伯達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20.02.25 06:0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韓國黃金武漢肺炎達觀股市美債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避險日圓遽失光環全面出清時刻未至武漢肺炎在中國境外的確診案例快速攀升當中,關於這點,我在之前幾週的專欄內容都已經提過,這是必然會發生的現象。這樣的狀況讓市場開始陷入恐慌,擔心傳染病會失去控制,而一些病例快速攀升的國家,股市與匯市都出現重挫,例如韓國。避險日圓遽失光環這樣的恐慌情緒也蔓延到許多避險資產,例如美債與黃金。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上週五創下了歷史新低水準,黃金價格更是竄升到近6年新高。然而,過去同樣被視為避險資產的日圓,卻因為日本疫情持續升溫而被市場拋售,失去了過往避險資產的光環。相對於避險資產的激烈反應來說,股市跌幅卻是非常有限。我認為,這是因為市場目前仍在觀望疫情的發展。以韓國為例,雖然確診案例激增,但絕大多數案例都是來自大邱的新天地教會與慶尚北道的大南醫院,如果疫情能夠控制在這二個爆發區域,後續問題就會比較容易處理。再看新加坡,雖然一開始的案例快速攀升,一度與日本確診人數並駕齊驅。但在確認五個主要感染群,並施行更嚴格的「居家通告」後,目前的新增案例已經趨於停滯。這顯示嚴格的管控與隔離,確實可以抑制疫情蔓延,與中國往來密切的台灣,確診病例能控制在二十多例就是最好的例子。全面出清時刻未至雖然疫情的蔓延可能控制,但控制過程中卻無法避免經濟斷鏈、停滯。而經濟斷鏈的影響,會隨著時間的經過,呈現等比級數的上升。舉例來說,停工1個月,或許只會有一些小型的企業倒閉,並且影響到所屬員工;但疫情時間一拉長,就會衝擊到中型企業,接下來則是大型企業與跨國公司。目前中國各地僅有部分復工,而有些企業在復工後又出現感染現象,因此何時才能全面復工仍是未知數。所以,面對目前的局勢,我認為雖還未到全面出清的時刻,但減低持股比重,或是增加美債、黃金部位,或許是現階段狀況不明時最好的策略。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