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局變身迪士尼2】大藥局壟斷進貨 她為養家40歲就拚到中風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第一代徐素惠為養家,經營藥局全年無休,40多歲就拚到中風。(廖俊吉提供)
第一代徐素惠為養家,經營藥局全年無休,40多歲就拚到中風。(廖俊吉提供)
「我念電機工程,很多條路可以走,我並不想回來。」廖俊吉坦言,小時候包藥,實在包到做惡夢。
出生在雲林北斗的農村,早期廖俊吉的雙親成立行動藥局做「寄藥包」(台語),「早期交通不方便,也沒有藥局,他們會將胃散、正露丸或紅藥水等藥品,放在一個牛皮紙袋裡,暫放在客人家,每個月去盤點和補貨,看用了哪一樣再收錢。」
先使用後付費的方式,加上直接接觸客人,廖俊吉的母親徐素惠很容易與客人建立情誼,「我媽媽的娘家背景是縱貫線流氓,她很講義氣,愛管閒事,朋友有事她都幫忙解決,人家夫妻吵架也去勸和。」徐素惠人緣好,寄藥包存了點錢,1962年便和先生廖茂庸在斗南鎮最熱鬧的地段開惠生大藥局,當時店址對面已有一間大型藥局,「那家生意在雲林縣算是數一數二,營業額是我們的10倍以上,又是廣告藥品購買指定店,只要在電視或廣播打廣告的藥品,一定要到那邊買,我們很多大藥廠的藥都拿不到。」
徐素惠與先生廖茂庸在斗南鎮最熱鬧的地段開惠生大藥局,還曾被其他大藥局壟斷進貨來源。(廖俊吉提供)
生意好的大藥局能壟斷產品,小藥局想出頭,只能靠勤奮服務。徐素惠還要養4個孩子,凡過年過節其他藥局公休的日子,她都照常營業,全年無休,廖俊吉回憶兒時幫忙包藥,「過年是最害怕的日子,鎮上的人都返鄉了,醫院也沒開,晚上6點想拉鐵門休息,都有人喊等一下,收店通常是半夜11、12點,所以我們要拚命幫忙,想多賺點錢,不然學費沒著落。」
排行老三的廖俊吉是家中唯一兒子,和母親感情深厚,每當頑皮的他被嚴厲父親吊起來抽打,母親總是護著他,「有一次我被我爸打暈,醒來後聽到我媽打我爸,用三字經臭罵他。」徐素惠護子,從不強求兒子接家業,廖俊吉畢業後賣過車子,做過藥廠業務,業績都是全公司第一,但母親卻在40多歲就過勞中風,藥局最大支柱瞬間倒下,父親也因照顧母親而分身乏術,他不捨地說:「她自己賣藥,但都在顧別人,沒有顧自己。」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