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我們仨3】生命中的小太陽會員專區人物林怡如(中)、陳怡伶(右)收養1歲半的兒子陽陽。文 曾芷筠攝影林韋言周永受鄒保祥繪圖︱米承鶴發布時間 2020.05.25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同志同志收養同志家庭收養鏡相人間同性婚姻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抗異樣眼光 需要資源支持初養育時期 建立親密關係同志收養難度高去年5月24日,同性婚姻專法通過後,一些以單身身分申請收養無血緣子女的同志,陸續收養成功,台灣出現更多元的家庭型態。男同志王振圍、女同志Ray、林怡如成為父母,但他們的配偶卻不是孩子法律上的家長。為了成為夠好的父母,Ray和Jordon為好動女兒勤學攀岩和原住民文化;王振圍與陳俊儒花2年上心理劇諮商課程;林怡如和陳怡伶秉持人本、自學的理念教育兒子。他們承諾愛孩子、照顧孩子一輩子,愛並不因血緣而受限。林怡如(30歲)、陳怡伶(38歲)兒子陽陽(1歲半)(2019年申請、2020年收養)除了兒盟,勵馨基金會也是相對友善同志的出養機構。林怡如、陳怡伶遇到相當友善的社工,2019年2月提出收養申請,與王振圍、陳俊儒一樣,用雙親標準進行社工評估,去年6月便媒合到10個月大的陽陽。抗異樣眼光 需要資源支持她們交往10年,都是自學教育工作者,共同創業買房,2019年曾前往柬埔寨做人工生殖,打算用林怡如的卵、由陳怡伶懷孕,夢想在家溫柔生產:「但怡如身體狀況不適合取卵,花了20萬元,柬埔寨的醫生覺得沒辦法,最後還是沒做。」她們決定收養,前1個月先辦婚宴,但尚未正式登記。婚宴前,陳怡伶對父母出櫃:「爸爸是鐵工廠工人,很傳統,出櫃太困難了。我20多歲離過一次婚,一直很讓爸媽擔心。」她寫了很長的訊息給爸爸,被已讀不回,但婚禮當天爸爸出現了,走過來後第一句話說:「這金子給妳。」打開是一條項鍊,陳怡伶眼淚瞬間潰堤。父母牽著女兒的手走上彩虹地毯,把女兒交給林怡如。收養前,林怡如、陳怡伶舉辦婚禮,但因為法律規定只能單身收養,無法登記結婚。(林怡如提供)收養小孩成為家族大事,林怡如喜歡調皮搗蛋的小男孩,決定收養一歲以下的男童,取名陽陽,因為「一見面就覺得他是我們生命中的小太陽!」陽陽活潑極了,滿屋跑跳,她們按照陽陽的身分與共同的教育理念,選擇在家中與孩子講閩南語。生活在南部,異樣眼光不會少,林怡如笑說:「例如帶小孩去看醫生,醫生問這是誰?我說我是媽媽,這位也是媽媽,他們就會閉嘴了。同志收養家庭,對一些人來說,是汙名加汙名,但我最近覺得我們跟一般家庭沒什麼差別,因為育兒生活各種大小事都是一樣的。有人可能會質疑到了青春期,二個媽媽怎麼教兒子?我們確實不那麼懂,但社會有什麼資源可以讓家長學習?社會如果不支持,小孩就會很辛苦,社會怎麼看待非主流家庭,會決定小孩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初養育時期 建立親密關係收養的孩子若在1歲以下,與養父母的親密經驗、依附關係通常較順利,陽陽與肉肉均是如此。而小海豚進Ray家時已經3歲,前3個月是最難克服的關卡。2018年在收養機構第一次見面,小海豚便自然開口叫Ray「媽媽」。Ray心疼地說:「社工和寄養媽媽會教以後的房間是什麼樣子,並介紹以後的媽媽。剛進家時,她會想當很乖的孩子,但畢竟分離是重大創傷,某些時刻她情緒張力很強,會突然尖叫大哭,半夜常因惡夢驚醒,一晚上起來四次,出外旅行也會夜哭。」「寄媽對她很好,她來的時候有6大袋衣服、玩具、繪本。對養父母來講,不拿自己跟寄媽比較也很重要。她剛來時很想念寄媽,好幾個月吧,會清點每一樣東西:這是誰買的、怎麼去買的、為什麼要買…」孩子特別記得一雙新鞋,「她(寄媽)買給我這個,因為我找到新媽媽了,所以要穿這雙鞋子。」林怡如(左)、陳怡伶(右)家中有3隻狗,一起迎接兒子的到來。6、7個月後,Ray發現小海豚不再繼續提這些事情,「看你怎麼想,如果你覺得孩子只想著寄養媽媽,就會很難過;反過來說,別人對她好都記得,表示她很有感謝人的能力。」遇到任何挫折,社工會一起討論,Ray也定期回機構上課、分享。玩到一半,小海豚跑來黏著媽媽,把耳朵貼在媽媽左胸上。「很多養父母會說孩子是從心裡生出來的,她最喜歡聽我心跳,感覺到跟我有連結。」小海豚坐在Ray腿上,睜大眼睛認真對我們說:「我被原本的媽媽生出來,凱凱(指社工)幫我找到新媽媽。」她知道自己不是媽媽生的,但是媽媽的寶貝。陳怡伶也說血緣完全不影響她愛孩子與看待自己的母職。有次哄陽陽睡覺,她一邊唱吳晟的詩改編的歌〈全心全意地愛你〉給他聽,一邊流眼淚:「我深深覺得,我是為了成為他的母親才走到現在。經歷失婚、懷孕失敗,才有今天的他和我。」歌詞是這樣的:「阮全心全意的愛你,親像愛自己的母親,不是你的土地特別香,因為你的懷抱,遐呢啊溫暖。」同志收養難度高同志伴侶要收養小孩,評估及準備漫長而複雜。收養資格收養孩子Q&A收養孩子流程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