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枝愛的教育番外篇】從環境教育家到行動者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陳清枝的愛犬麻糬曾是一隻流浪狗,即使麻糬的腳已經退化、行動不便,也總是對陳清枝跟前跟後。
陳清枝的愛犬麻糬曾是一隻流浪狗,即使麻糬的腳已經退化、行動不便,也總是對陳清枝跟前跟後。
陳清枝令人所熟知的,還有他對環境保育的熱情。2000年開始,陳清枝便積極投身環境運動,也成為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的創會會長。多年來,他曾搶救過宜蘭棲蘭檜木、百年淋漓樹,最著名的一役,則是他參與保留馬祖清水濕地,使其免於開發的命運。
年輕時,陳清枝在馬祖當兵,因此對當地產生濃厚情感。2005年,陳清枝看到馬祖南竿清水濕地因為台電興建輸油管,將被水泥填平成公園,對自然環境造成劇烈衝擊。向來行動力十足的他,便隻身前往馬祖長住一年,決心為那塊土地做些什麼。
當時,他已闊別馬祖多年。在地方,陳清枝成立關懷小組、結合社區發展協會,更寫了三百多篇文章請命,奔波台、馬相關政府單位之間。歷時3年,陳清枝和當地居民、環團夥伴們不僅保存了這個面積僅0.7公頃的溼地,保留了招潮蟹與各種鳥類的棲地,更成功爭取其成為國家級濕地。
陳清枝曾經在馬祖當兵,對當地有深厚情感,我們採訪期間,他也才去重遊馬祖。
其實,促使陳清枝投入環境運動的動力,也和宜蘭森林小學脫不了關係。「想要帶孩子脫離教室、脫離課本,到自然裡面生活學習,」他說,當年自己甚至在宜蘭森小引瀑布水源,蓋了一座露天游泳池,教孩子們游泳。
能在山裡教孩子游泳,一向讓陳清枝很驕傲。有一回,他辦了一場兒童營隊,找了很多心臟病童參加,結果那天泳池的水龍頭卻怎麼也轉不出水來,眼看孩子們泳衣都準備好了,他只好叫消防車載水進來。
「我後來跑到山上去看,發現樹木全部被砍掉種橘子,山林就沒有水了⋯⋯這讓我開始關心環境,如果沒有好的環境,我的理念再好,教育一樣辦不起來啊!」漸漸地,陳清枝關心的範圍越來越遠,從校園附近的溪流整治問題,到參與棲蘭山檜木國家公園催生聯盟,最遠至馬祖濕地保存。
因為對陳清枝來說,土地不僅是最好的教材,也一直給他豐厚的能量。2007年,陳清枝被診斷罹患憂鬱症,躲回宜蘭森小的老宿舍,獨自生活了7年。在山野間,他種菜、照顧流浪狗,每天也帶著相機紀錄花草樹木,因此獲得療癒,病情也漸漸好轉。
雖然這幾年陳清枝不若以往積極為環境請命了,但他決定要更貼近自然生活。在接連送走兒子、年邁的母親後,他過回獨居的日子,身邊剩一條9歲的愛犬麻糬相伴。早上,他在田裡勞動,把反覆的除草工作視為修行,中午,陳清枝和麻糬在土地公廟打盹,合吃一個70元的雞腿便當。夜裡,他寫網誌,再把一整天拍的照片傳到臉書。「其實我還是適合做一個農夫啊!」陳清枝爽朗地說。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