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就有2家保險業者以被保險人為身心障礙者為由,核保過程沒有參照險種特性、說明考量因素,便拒保意外險,各自吃下60萬元的罰單。今年6月,臺銀人壽也因核保未確實評估即拒保,同樣受罰。
儘管如此,身心障礙者仍沒有感受到自己的投保權利受到重視,去年這個議題還被搬上總統候選人郭台銘的政見上引起熱議,文案直指:「台灣有一群人,除了全民健保,不能保其他險。生病了,沒有醫療險。出事了,沒有意外險。甚至人走了,連壽險都沒有,這群人我們叫他們身心障礙者。」
選舉激情早已結束,但問題仍然存在。事實上,當我們針對此議題想要走訪國內3大保險公司:國泰、富邦、南山,卻都得不到回應。看來身障者的保險問題,觸及市場的敏感神經。
根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台有118.6萬名身心障礙者,而保險業承保這個族群的人身保險有效契約僅逾22.4萬件,相當於每人不到0.2張,而他們當中的多數人,是有意願花錢買保險的;反觀一般人平均手握2.5張保單,逾10倍的差距說明了保險市場對於身障者的不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