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擁有啤酒與葡萄酒的國際專業認證,繼上次與北、中、南三地不同風格餐廳合作啤酒入菜與佐餐,周郁華看待「餐與酒」,其實更跳脫搭配,而是策展的概念。「我希望酒成為⼀個介質,除了搭配之外,也希望透過酒拉近⼈與食物的關係、⼈與⼈的關係,還有⼈與⾃然的關係,就像我在義大利慢食⼤學(UNISG)進修時校外教學的體驗⼀般。」
來部落吹吹風喝啤酒 太平洋海濱的微醺小旅行

到部落旅遊吃風味餐,難道只能配小米酒?曾在北中南舉辦「千面啤酒— 探索啤酒x餐的跨島之旅」餐酒會的葡萄酒、啤酒專家周郁華(黛西),這次玩更大,將於10月18日舉辦「花蓮的山·太平洋的風微醺野宴小旅行」,走出戶外、深入花東部落山林海濱,跟著原民主廚一起採集食材,並以在地啤酒與自然派葡萄酒佐風味餐,用5⼩時深度的美味體驗花東。

因為採訪,她認識了花蓮「流流社原住民風味餐廳」的秀美姐,主理⼈李秀美不僅是嘎瑪蘭族公主,在當地還有「原住⺠料理女王」之稱。流流社是純預約制的無菜單料理,當天會吃到什麼,全看採集、捕獲到的食材決定,原汁原味地呈現出原住⺠與⾃然共存,靠⼭吃⼭、靠海吃海的⽣活哲學。周育華深受這種料理與⽣活風格吸引,「跟其他東部較有名的餐廳比起來,秀美姐⼀家是⽣於斯、長於斯的花蓮⼈,嘎瑪蘭族,沒有喝過洋墨⽔,也沒有到過都市學習所謂比較『新潮』的料理。雖然比較不會⾏銷,但同時表現出非常花蓮在地的觀點。」



所有的食材都是部落採集、種植,海⼈在有需要時才下海捕剛好數量的海鮮,周郁華笑說, 在流流社⽤餐,彷彿食材⼤考驗,每道菜上來,老闆都很得意地考你吃不吃得出裡⾯是什麼東⻄。「有的是沒聽過的部落食材,有的是沒想到會這樣料理的熟悉食材。其實光是吃完⼀頓飯,我便覺得好像已經⽤舌頭遊了花蓮的⼭海⼀遭。」也因而萌⽣與他們合作的念頭。

對於講究原味的部落風味餐,周郁華的選酒主題定為「⾃然與在地」,選⽤台灣在地酒廠的精釀啤酒,也加入微氣泡的⾃然酒 Pet-Nat,強調無添加、無過度⼈為介入的概念,和原住⺠與⾃然共存的⽣活哲學相呼應。

如唯一完全採用本土大麥釀造的「禾餘麥酒」,其中一款「晚崙西亞麥酒」中投入大量的台灣發芽小麥,並加入花東菜市集與花東農民契作的友善種植晚崙西亞橙(俗稱的香丁、香吉士),清爽美味之餘又支持本土友善農業。「這款酒小麥的苦味低,清爽微酸,我會選擇跟海鮮搭配,或是原住民的silau鹹醃豬肉,搭配裡面的橙香也非常明亮提味。」

這幾年相當流行的Pét-Nat 是法文 Pétillant-Naturel 的縮寫,稱為「自然氣泡酒」,葡萄酒在第一次發酵結束前即裝瓶,並不再額外加酵母或糖,瓶蓋使用類似啤酒瓶的金屬瓶蓋,屬於古老的釀造法。來自奧地利的「狐狸與野兔酒莊」(Weingut Fuchs und Hase)即專注於生產這種古老釀造法的Pét-Nat ,生產過程無任何添加物,當然也包括不添加二氧化硫。「這支自然氣泡粉紅酒的氣泡感適中、酒體偏飽滿但又無咬口單寧,搭配範圍非常廣泛,從蝦蟹貝類到肉類都合拍。坐在海邊喝一口粉紅Pét-Nat、扒一口土窯雞,感覺更對味!」周郁華說。



都來到花蓮,只是坐在餐廳吃飯喝酒太可惜,周郁華把花蓮的山海都化為展間,由食材通秀美姐,親自擔任導覽介紹、採集食材,並邀請秀美姐的爸爸—花蓮豐濱嘎瑪蘭族的頭⽬,在海邊教導⼤家原住⺠岸邊撒網、捕⿂的訣竅,讓⼤家都能當⼀⽇海⼈。
最後,秀美姐會⽰範嘎瑪蘭族的傳統冷湯製作,並且帶領⼤家⼀同完成第⼀道前菜。在同⼼協⼒的合作下,採集到的食材都會成為當晚的料理。大家一起在海濱吃飯、喝酒、聽嘎瑪蘭族的故事。在摸著肚⽪離開這片海灘時,都從此不再只是花蓮的過客。
花蓮的山·太平洋的風微醺野宴小旅行
- 報名網址:https://bit.ly/liuliuevent
- 日期:2020年10月18日(週⽇)15:30~20:30
- 內容:5⼩時難忘的深度美味體驗 + 了解嘎瑪蘭飲食⽂化 + 採集部落⼭海食材 + 體驗嘎瑪蘭傳統料理製作 + 花東⼭海盛宴 + 精釀啤酒、精選⾃然酒
- 費用: 2,988元/⼈(費⽤含:故事導覽、餐點、酒⽔、體驗活動、交通、旅平險)(不含花蓮來回交通)
- 注意事項:
- 集合地點:花蓮火⾞站。
- 活動滿 10 ⼈數成⾏,主辦單位將另⾏通知繳費資訊與活動細節。
- 如遇陰雨天等因素,主辦單位保有延期舉辦活動、變更調整場地及導覽項⽬等權利。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