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業龍頭3】出身貧困不自卑 他從小懂得主動出擊求生存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6星集總座江慶鐘兒時雖生活清苦,但從不埋怨、自卑,懂得主動出擊的生存之道。
6星集總座江慶鐘兒時雖生活清苦,但從不埋怨、自卑,懂得主動出擊的生存之道。
台灣第一個把腳底按摩行業跟時尚搭上線,打造成養生文化的,應該就是江慶鐘。15年前,江慶鐘在休閒小站、鮮芋仙等知名加盟品牌董事長傅信欽邀約下,一同投入當時還搬不上檯面的腳底按摩業;一開始就設定要走向頂級,所以進軍台北都會區是唯一選擇。
很懂精緻化服務的江慶鐘,其實出身清苦,也曾經歷創業失敗,但他不曾喪志,他說:「凡事先動手做就對了!」
「那個年代按摩店都黑黑暗暗的,我們要翻轉這個負面形象,從硬體包括價格透明化到師傅的管理都下很多功夫,我們也是全台灣第一家開發票的按摩店」,江慶鐘說,現在按摩業的相關制度、服務細節,很多都是他們建立出來的。
好比師傅都會先按錶計時給客人看,最早就是從6星集開始。「早期接到客訴說還沒到40分鐘或1小時,師傅就提早收工了,我就想那乾脆計時好了,清清楚楚。我去拜託一個開工廠的朋友,幫我開發跟50元硬幣一樣大的計時器,小巧簡單,方便師傅帶在身上,我一次就訂了500個!」
按摩師傅按錶計時給客人看,江慶鐘說,最早就源於6星集。50元大小的計時器,也是他找工廠開發。
6星集按摩師傅穿著褐色中山裝,塑造了專業形象,後來同業也紛紛模仿,「模仿就模仿啊,我們還有很多是別人不可能學會的」。看似只需要勞力的按摩業,原來魔鬼藏在細節裡。「每次日本記者採訪我,問我們為什麼成功,我就說,跟你們日本人一樣,我們做了很多可以讓人感受到的小地方」。
原木按摩床也是江慶鐘找工廠特製,「師傅用力推揉,床也不會移動。底下有置物抽屜,客人睡著了,有人動抽屜,也會立刻發現……」,魔鬼藏在細節裡。
江慶鐘說話總一針見血且能觀察入微,可能跟他成長經歷有關。他童年生活就像洗3溫暖,老家在嘉義的他,爸爸開碾米廠、媽媽當家管順便開雜貨店,他曾經有過「天天吃餅乾、冰淇淋」短暫的快樂童年。可惜小2時家道中落,舉家搬到台北躲債,便開始過著他口中「鬼見了都怕」的窮困日子。
「我16歲時父親就過世了,靠我媽白天賣冰,晚上去海產店洗碗養家。我有3個姊姊,大姊、二姊都只有國中畢業,她們放棄念書,一個去花店打工,一個去紡織廠上班,我跟三姊那時候放學就去幫我媽洗碗」。
江慶鐘(右2)有3個姊姊,老家在嘉義的他,曾有過短暫的富裕童年。家道中落後到台北躲債,2個姊姊國中畢業就放棄讀書去工作幫忙養家。(江慶鐘提供)
江慶鐘說,他從來不覺得去餐廳洗碗有什麼好自卑或怨恨,「那時候常常可以打包菜尾回家,我還第一次吃到一整隻大魷魚」!在他認知,沒錢就是要想辦法工作、想辦法生存。他看著2個姊姊早早出社會,從小也養成要為家裡付出的習慣。
「我們住過毛胚屋,全是磚塊,水泥都還沒鋪上,我們就去大馬路找人家不要的選舉看板,3夾板的那種,一塊塊釘在牆上,再用噴漆噴色當裝潢木板」。他還試過幫附近別墅澆花、除草,月賺2,000元,學會找方法解決生活問題。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